-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 明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法医物证学 授课对象:法医学专业五年级本科生
讲授题目: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ABO血型
讲授时数:3学时
讲授人:景强 职称:教授
本课目的、要求
1.掌握血型抗原、抗体的分类及特点;
2.熟悉红细胞凝集过程及促进因素;
3.掌握ABO血型系统的普通表型;
4.熟悉ABO血型系统的主要变异体;
5.了解ABO血型抗原的发育及其生成途径;
6.了解ABH血型物质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
7.了解ABO血型的人群分布;
8.掌握ABO血型的检测方法。
五、本章节重点、难点
重点
1.血型抗原、抗体的分类及特点
2.ABO血型系统的普通表型;
3.ABO血型系统的主要变异体;
4.ABO血型的检测方法。
难点:
1.ABO血型系统的主要亚型;
2.ABO血型系统的主要变异体;
3.ABO血型系统的遗传;
4.ABO血型抗原的生成途径。
六、教学方法:
传统式、提问式、直观教学式、自学式等方法结合。
七、使用教具:
多媒体
八、思考题:
1.ABO血型系统的普通表型是哪些?依据什么分型?
2.ABO血型系统有哪些主要亚型和主要变异体?
3.什么是CIS AB,获得性B?
4.ABO血型抗体有何特点?
5.ABH血型物质的区别与联系。
6.可以根据新生儿的ABO血型进行亲子鉴定吗?
7.ABO血型如何检测?
8.根据性质的不同,血型抗原、抗体如何分类?
9.红细胞凝集的促进因素有哪些?
九: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人类血型遗传学》,赵桐茂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十、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
时间:5min
多媒体
幻灯片
第一节 概论
引言
人类的血液都是一样的吗?有无种类之分?有无个体特异性?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是不难回答的;但在人类进入本世纪以前,这些问题却未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在发现血型之前的输血治疗实践中,有的病人输入血液后反应良好,有的却由此而送掉了性命。即使在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家庭成员之间输血,也不时导致这种不幸事故的发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于是乎有人开始着手人血的异同研究,当抽取不同人的血液进行混合时,发现有些人的血液相互混合后融合得很好,而有些人的血液相互混合后却出现了凝集现象。由此看来,人类的血液并不完全相同,有着类型的区别。(Blood could also sort people into several kinds.)
血型(blood group)是人类血液由遗传控制的个体性状之一,是血液的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红细胞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由遗传所决定的个体差异(RBC blood group is decided by the red blood cells surface antigen between two individuals.)。由于血型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终身不变的特征,作为人类遗传标记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血型在临床输血、器官移植及人类学研究中也是重要的指标。
时间:15min
多媒体
幻灯片
一、 血型的命名
传统的红细胞血型命名没有统一规定, 由发现者根据具体情况命名,如 ABO 系统是依据抗原的种类确定名称,Rh 系统是根据免疫动物命名,Lewis、Duffy 等是根据首次发现含有抗体的患者的姓氏命名的。国际输血学会(ISBT)经过20 多年的努力,建议对红细胞血型系统使用数字命名
二、红细胞血型抗原 ★ (RBC blood group antigens)
红细胞膜由蛋白质、多糖与脂质组成,含50%的蛋白质,40%的脂质,不足10%的糖。以蛋白质与脂质作为载体,多糖作为侧链。 脂质中的磷脂 (60%-50%)、 胆固醇(25%-30%)和糖鞘脂(5%-10%)构成双层类脂结构。蛋白质中有嵌入双层类脂的膜蛋白和存在于膜内面的“骨架蛋白”(specrin及actin)。
时间:15min
多媒体
幻灯片
红细胞血型抗原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3类:
1.ABH、Lewis 与P抗原等是糖脂质(Glucolipid),型特异性决定于寡糖的结构;Rh及 Kell 抗原等是膜内镶嵌蛋白,型特异性决定于蛋白质的结构;
2.MN 与 Ss 抗原分别为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 A(PAS1 及 2)及血型糖蛋白B(PAS3),是膜内中性唾液酸糖蛋白,可被蛋白水解酶或神经氨酸酶破坏,型特异性与蛋白和寡糖的结构均有关;
3.分泌型个体的体液与分泌液中的 A、B、H及 Lewis 抗原等属于水溶性糖蛋白(Water-soluble glycoprotein),型特异性决定于寡糖的结构。
类似的血型抗原还广泛存在于哺乳类、两栖类、鱼类、植物果实和种子以及某些微生物中。如高等的灵长类动物(如猩猩、长臂猿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