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年9月17日
带教教师: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二大班
批阅人
成绩
缺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分别复制三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
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取小鼠四只,标记编号(甲,乙,丙,丁)?分别称重记录
甲:NS(0.1ml/10g)?????????????????????????
腹腔注射 乙:0.25%水合氯醛(0.1ml/10g)?????????? 放进缺氧装置中
?????????????????? ?丙:1%咖啡因?(0.1ml/10g)????? 等待10min ?
???
每2min记录呼吸频率
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计算耗氧量
观察皮肤颜色,活动度
丁:放入缺氧装置,40℃水浴锅放入装小鼠缺氧瓶,记录死亡时间,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
????????②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将一只小鼠放入广口瓶,然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先取甲酸1.5ml??放入试管内,再加入浓硫酸1ml。??连接?加热试管(用酒精的间断加热,加速CO产生,不可使液体沸腾)?观察记录一般状况*???
?????????观察记录如下:?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 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
???????观察记录一般状况???????????????????????????????????????????????????????????????????????
??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ml?????观察记录如下:?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 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
五、实验结果
表1.各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组 别
呼吸频率(次/10秒)
存活时间(分)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肝脏、血液颜色
皮肤粘膜颜色
0 1, 3, 5, 7, 9,…
乏氧性缺氧(NS组)
10、19、25、29、30、逐渐减慢
10.75
正常,兴奋,抑制,死亡
暗红
紫绀
一氧化碳中毒
20、14、15、20、15,逐渐减慢
12
极兴奋,兴奋,抑制,嗜睡,死亡
樱桃红
粉红
亚硝酸钠中毒
16、25、30、34、30、28、13、逐渐减慢
13.33
正常,兴奋,抑制,狂躁,抽搐,死亡
巧克力色
紫绀
氰化物中毒
0 20,, 40,, 60,, 80,, …
玫瑰红
粉红玫瑰红
表2.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乏氧性缺氧)
分组
呼吸频率(次/10秒)
存活时间(分)
中枢神经系统
变化
耗氧率[ml/(g.min)]
耗氧量
(A)
体重
(W)
0 1, 3, 5, 7, 9,…
高温
───
4.08
正常,兴奋,抑制,死亡
0.016
3.3ml
51.7g
生理
盐水
10、19、25、26、29、30
10.75
镇静,兴奋,躁动,淡漠,死亡
0.015
7.6ml
46.1g
咖啡因
19、18、23
5.12
极兴奋,抑制,淡漠,嗜睡,躁动,死亡
0.012
3ml
49.5g
水合
氯醛
10、22、27、30、31、33、27、逐渐减慢
14.2
镇静,兴奋,躁动,淡漠,死亡
0.017
11.9ml
49.3g
六、分析与讨论
1、各种模型所致缺氧的发生机制。
(1)乏氧性缺氧(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
原因有: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外呼吸功能障碍 氧分压↓ PaO2和动脉血氧含量↓ 动脉血氧饱和度↓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氧容量正常或增高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或正常 机体缺氧
(2)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测试题目一二.doc VIP
-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doc VIP
-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ppt.pptx VIP
- 2023-2025高考英语高频词汇汇编(打印背诵版).pdf
-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共3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让蕲艾走向世界详细资料.ppt VIP
- 家政保洁企业发展规划经营计划.pptx VIP
- 局限性脑炎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docx VIP
- 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3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