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摘要模板-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

会议论文摘要模板-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有机(药物)化学高峰论坛(2019) 二萜类新结构及活性研究 魏文君,李航鹰,李亚,陈建军,高坤* 兰州大学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Email: npchem@lzu.edu.cn 自然界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复杂多变,并具有显著多样的生物活性,是抗菌、抗炎和抗癌药物等的重要来源[1]。萜类化合物是其中一类重要的代谢产物,也是很多药用植物的药效成分。多年来本课题组以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的西北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发现新结构的萜类成分并探寻活性化合物为研究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植物化学研究[2?5]。近期我们从采自甘肃陇南地区的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6]和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7]中获得了系列新的和已知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部分化合物结构如图 1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益母草中分离得到了非常少见的含氮的半日花烷型二萜;从湖北大戟中分离并筛选出了两个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生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二萜类化合物,其IC50值分别为2.28和3.85 μg/mL(图2)。 图1. 从湖北大戟和益母草中获得的部分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图2. 化合物1,2和阳性对照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生成NO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D. J. Newman, G. M. Cragg. J. Nat. Prod. 2016, 79, 629?661. Q. Q. Zhao, Q. Y. Song, K. Jang, G. D. Li, W. J. Wei, Y. Li, K. Gao. Org. Lett. 2015, 17, 2760?2763. Q. Y. Song, H. T. Yu, X. X. Zhang, Z. B. Nan, K. Gao. Org. Lett. 2017, 19, 298?300. W. Bai, H. Y. Yang, X. Z. Jiao, K. N. Feng, J. J. Chen, K. Gao. J. Nat. Prod. 2018, 81, 1777?1785. Z. Q. Zheng, W. J. Wei, J. Zhang, H. Y. Li, K. Xu, J. Xu, B. Tang, Y. Li, K. Gao. J. Org. Chem. 2019, 84, 4473?4477. Jiangsu New Medical College, Dictionary Traditional Drugs.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Shanghai, 1993, p. 41. X. Shang, H. Pan, X. Wang, H. He, M. Li. J. Ethnopharmacol. 2014, 152, 14?3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