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坍落度为表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一种指标,本试验适应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大于40 2 仪器设备 2.1坍落筒:如图4.2.2所示,坍落为铁板制成的截头圆堆筒,厚度不小于1.5mm,内侧平滑,没有铆钉头之类的突出物,在筒上方约2/3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保证坍落筒可以稳定操作,坍落筒尺寸如表。 骨料最大粒径(mm) 筒的名称 筒的内部尺寸(min) 底面直径 顶面直径 高 度 50 标准坍落筒 200±2 100±2 300±2 50~80 加大坍落筒 300±2 150±2 450±2 2.2捣棒:为直径16mm,长约650mm 2.3其他: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和钢平板等。 3 试验步骤 3.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3.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 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刮净铜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 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3.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母尺第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3.4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需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每次须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作。 3.5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记在记录上。 ⑴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三级。 “上”:表示插捣容易; “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⑵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 “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中”: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 “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⑶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织成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⑷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 “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无”: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4 结果计算及注意事项 4.1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毫米(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 4.2用加大坍落筒量测时,应乘系数0.67,以换算为标准坍落筒之坍落度。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