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两跨连续梁弹塑性分析
樊友景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郑州 450001)
摘要 :采用柔度法对两跨连续梁在一跨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加载全过程进行 了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受力变形过
程可分为 3个阶段 :全梁弹塑性变形阶段 ,左跨中点附近产生弹塑性变形到形成塑性铰阶段 ,中间支座处截面 由弹
塑性变形到形成塑性铰阶段.讨论了加载各阶段 的荷载、弯矩和位移计算公式,可供对连续梁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时参考.
关键词 :连续梁 ;柔度法 ;弹塑性 ;塑性铰 ;极 限状态
中圈分类号 :TU 323.3 文章编号 :1671—6841(2008)O4一O110一O5
0 引言
连续梁是工程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 ,其受力和变形分析既是力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工程结构
设计 中最关心的问题.一些学者对静定梁的受力和变形全过程进行过分析 引,但对超静定梁 (尤其是连续
梁)加载全过程分析时,大多采用了数值方法_l4],而采用解析法的比较少.文献E5]利用虚功原理研究了集 中
荷载作用下一次超静定梁在加载全过程中支反力与荷载的关系.文献[6—9]给出了超静定梁的弹性极 限荷载
和塑性极限荷载 ,并未分析超静定梁受力变形各阶段的特点及各阶段的荷载、弯矩及位移.然而 ,人们对具体
结构的要求 ,既有强度条件也有刚度条件.因此 ,本文利用柔度法的思想对图 1(a)所示 的两跨连续梁在一跨
有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加载全过程进行 了弹塑性分析 ,并得出加载各阶段的荷载、弯矩和位移的计算公式,
为连续梁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提供参考.
柔度法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各个阶段都成立的弯矩表达式为
M (x)一RA 1一 qz-2 (0≤ ·≤z) ㈩ 识 卜可
M(xz)一R 一号zz(o≤z≤z) …
弯矩下边受拉取正 ,式 中的多余未知力R 由A 点位移△ 等
于零的条件 (柔度方程)确定 ,即
AA一0 (2)
(c) ,
由于在梁受力变形 的不 同阶段 ,建立位移条件 的方法不
同,所以多余未知力R 与荷载q的关系不同,弯矩分布也将发 图 1 连续梁 、基本结构 、单位弯矩 图
Fig.1 Continuousbeam ,basicsystem and
生改变.确定了各阶段的R 与q的关系 ,就可以进一步分析连
unit—loadmomentdiagram M 1
续梁的受力和变形.
1 弹性阶段(阶段 1)
假设梁是理想弹塑性材料的矩形截面梁,6,^, ,分别为梁的宽、高和材料屈服极限,M,一b下hZ
, 一
b下hz
, 分别为截面的弹性极限弯矩和塑性极限弯矩. 、
当荷载 q足够 小时 ,全梁处于弹性 阶段 ,司由叠加法得到柔度方程为
△A= l1RA4-△lP一0 (3)
由结构力学知识解得 :RA一0.4375ql, 一一0.0625ql,Mm8X=0.095lql,发生在 一 处 ·
本阶段结束时 ,Mm 一Me,弹性极限荷载 一10.4490 ,MB一一0.6531M ,RA=4.5714 .最大
挠度为△ =。.。976 ,发生在z,一o.4724l ,与中点挠度△冲===0.0972M可el2的相对误差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