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及工艺控制
第一部分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公路发展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旺盛时期,截止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5.4万公里。
路面结构是高速公路的重要主成部分,其工程造价也占据公路工程总造价的大部分。就江延高速公路为例,路面结构层占公路工程总造价的36%,其中沥青路面结构层又占据路面结构层总造价的85.5%,而沥青路面上面层又占沥青路面结构总造价的18.5%。由此可见,铺筑一条既能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车辆不断大型化、重载超载车不断的性能优良的沥青路面,是极其重要的。
第二部分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主要是指:
1.高温抗车辙性能
2.低温抗裂性能
3.水稳定性
4.耐疲劳性能
5.抗老化性能
6.表面服务功能
7.行车舒适性能
在以上沥青路面的7种基本性能中,往往是互相矛盾或相互制约的,满足了某一种性能要求,则就会降低另一种性能的要求,表现最为突出是以下两对矛盾:
1.高温稳定性和耐疲劳性、低温抗裂性能的矛盾;
2.路面表面特性与耐久性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两对矛盾,公路工作者进行了许多努力和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得到大家公认的,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些矛盾的路面结构是SMA沥青混合料路面、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改性SMA沥青混合料路面、长寿命沥青路面。。
第三部分 我省SMA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分析
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国际国内尚无公认的设计方法。但国内经过多年的使用,实践资料已十分丰富,各地都有了较为成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我省已经铺筑了大量的SMA路面,并提出了省内的技术规范。
现就省内几条公路SMA路面经过几年的行车使用后,现对其进行取芯分析,配合比设计如下:
一.长余高速公路
1.路面状况
长余高速K129段内侧路缘带和行车道轮迹带路面
2.抽提出的矿料现状
13.2mm16mm
13.2
16
9.5mm4.75mm
9.5
4.75
长余高速公路K88+000桩号处各筛孔的石料状况图片(玄武岩类)
3.SMA面层矿料级配及对比分析
长余高速级配对比分析表
筛孔
尺寸
(mm)
桩号
规范要求(%)
K17+300
K17+600
K28+000
K58+500
K70+500
K101+500
K135+500
吉林
SMA-16
规范
SMA-16
19
100
100
100
98.1
100
100
100
100
100
16
96.6
93.2
97.9
94.3
97.6
95.9
94.0
90-100
90-100
13.2
84.1
78.6
81.1
78.3
81.4
82.7
82.4
60-80
65-85
9.5
62.5
56.9
61.4
55.0
58.3
56.6
61.8
40-60
45-65
4.75
32.6
32.9
29.9
29.9
29.4
30.8
33.9
22-34
20-32
2.36
24.3
23.4
19.9
21.6
22.5
22.2
25.6
16-26
15-24
1.18
19.4
18.6
16.0
17.3
19.5
18.5
21.5
14-22
14-22
0.6
17.1
16.4
13.8
16.1
17.0
16.3
18.5
12-18
12-18
0.3
14.9
14.3
12.4
15.0
14.9
14.4
15.7
10-15
10-15
0.15
13.8
13.1
11.6
14.3
13.7
13.5
14.1
9-14
9-14
0.075
12.2
11.5
9.7
13.1
11.8
11.9
11.7
9-12
8-12
通过对上述七个断面级配的筛分比较,可以看出各断面级配总体上来讲稳定性较好,未见明显超出规范上下限规定的断面级配,但同时对于关键筛孔的通过率的控制上各断面间有差异。
分析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长余高速公路调查路段而言,关键筛孔4.75mm的通过率普遍集中于30-34%之间,根据SMA路面材料的特点及工程实践的经验,4.75mm通过率一般在小于30%的情况下才可形成较为稳固的嵌挤结构,因此,在长余部分断面出现了石料嵌挤作用不强的现象。尤其在K135+500桩号断面级配4.75mm下筛孔通过率较其它级配大,即细料偏多,致使其空隙率偏低。同时,1.18mm-2.36mm档的粒料含量在3%-6%之间。1.18mm-2.36mm档的粒料含量应尽量再低一些,从而减少粒子干涉,形成骨架嵌挤结构。同时发现,0.075mm通过率普遍接近上限,即矿粉用量相对较大,这对于形成骨架密实结构,增强其高温抗车辙能力有利。但是由于K28+000桩号处矿粉用量为9.7%,相对较低,再加上木质素纤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