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路工程隧道通风竖井衬砌滑模施工技术.doc

[福建]公路工程隧道通风竖井衬砌滑模施工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8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衬砌滑模施工技术 【内容提要】 公路隧道深长通风竖井衬砌滑模可以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工程成本。本文就xxxx通风竖井衬砌成功采用滑模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叙述,以指导国内类似工程施工。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深长通风竖井 滑模 施工技术 0引言 近年来,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衬砌按施工方式划分主要有翻模和滑模施工两种方法,滑模施工与翻模施工主要有以下几项优点: 0.1竖井衬砌滑模施工,因在环向上采用整体模板,在竖向上采用连续滑升的方法,故消除了采用普通模板施工经常出现的横竖双向错台现象,明显的提高了成形砼表面的平整度,同时也利于有效控制砼结构设计的外形尺寸和空间位置,从而提高了砼施工质量标准。 0.2竖井衬砌滑模的滑升速度为3~5m/天以上,采用普通模板浇筑砼的上升速度为1~1.5m/天,可见液压滑模施工对于加快施工进度是很明显的。 0.3竖井衬砌滑模施工,在模板工艺方面引进了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化操作,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生产效率。 0.4对于利用滑模施工的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因为采用滑模施工比采用普通模板施工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物耗,所以降低了工程成本。 本文主要叙述xxxx通风竖井衬砌采用滑模的施工技术,对以后同类施工起到借鉴的意义。 1工程概况 xxxx为特长隧道,平均长度3349m,设有通风竖井一座,深221.78m,衬砌后直径7m,中隔板厚度60cm。竖井衬砌型式见图1。 图1 通风竖井衬砌型式示意图 2滑模设备选型及验算 2.1 滑模设备的组成 滑模设备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部分组成,滑模布置图见图2。 图2 滑模布置图 2.1.1 模板系统 模板由指定厂家根据xxxx通风竖井断面进行加工制作。 2.1.2 操作平台系统 操作平台系统由操作盘及辅助盘构成。 2.1.2.1 操作盘 操作盘是滑模的主要受力构件,也是施工中的操作平台,在滑模操作盘设计中,在保证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前提下,尽可能减轻其重量。因此我们采取用轻型桁架梁,辐射布置。为了保证桁架梁的稳定性,设上下2层围圈,围圈采用[12槽钢制作组成。滑模模板采用厚度δ6mm的钢板加工成型,钢板内侧与围圈间采用∠50*5角钢螺栓联接。盘面采用马道板铺设密实。 2.1.2.2 辅助盘 辅助盘位于操作盘下1.5m。主要是抹面、检查混凝土壁质量,处理局部缺陷、洒水养护等工作。为减少其重量,采用1.0m宽悬挂式Ф25钢筋圆环,铺设木踩板,其内外侧挂安全网,用Φ18mm圆钢悬吊于辐射桁架下部。 2.1.3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主要由ZYXT-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构成。其中高压油管的主管选用Φ16mm,支管选用Φ8mm,利用直管接头和六通接头同控制台和千斤顶分组相连形成液压系统。提升架采用[16槽钢制作成“F”型提升架。支撑杆采用Φ48×5.0无缝钢管。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千斤顶、支撑杆及“F”架三个结构作用力相互作用,维持支撑系统的稳定。 2.1.4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主要包括洒水养护、中心测量及水平控制测量等装置。 2.1.4.1洒水养护 洒水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井筒稳车悬吊φ48mm*4.0水管接至工作盘,在工作仓面设安全阀控制并释压。洒水管用φ25mmPVC管,井下分两个支管,在井内沿混凝土表面布置一周,在PVC管上钻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 2.1.4.2中心测量 在已固定牢固的井口盘上,利用全站仪定出井筒中心线后,再利用激光指向仪进行中线测量控制,激光指向仪单独固定于井口盘下方井壁上,控制点按《测量》规范进行校核。 2.1.4.3水平控制测量 水平控制测量利用连通器原理,在模体上布置透明胶管,充水固定在模体上进行水平度观测。 2.2滑模设备选型验算 2.2.1滑模荷载分析 滑模在施工中主要承受三种荷载,即滑升摩阻力、滑模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因此,总荷载G为: G=G1+G2+G3=160.488+97.4+130.65=388.538KN 式中:G1-滑升摩阻力; G2-滑模结构自重; G3-施工荷载。 其中: G1=kfs=1.2×3×(27.48+17.1)=160.488KN 式中:k-附加影响系数,取k=1.2; f-磨擦阻力,3KN/m2; s-模板的外表面积,s=s1(井身表面积)+s2(中隔板表面积)=27.48+17.1=44.58m2。 G2=97.4KN(根据模板厂家提供数据,内径7m的滑模模板自重) G3=(T1+T2+T3)×1.3×2=130.65KN 式中:T1-人员:T1=27×750N/人=20.25KN; T2-设备:T2=15KN; T3-材料和工具:T3=15KN。 并取1.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