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常用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引言
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地扩大。由于沿海道路地质形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沿线路基下经常存在深厚的海滨软土层,若处理不当,在道路的运营过程中将出现不可估量的沉降量,极大地影响着道路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使用。文中结合软土的工程特性,探讨了适合软土路基处理的几种新方法。
1、 软土特性
软土是指滨海 、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软土的成分变化很大,它们不仅含有碎屑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因物质(碳酸盐、蒸发盐等)和生物成因物质(腐殖泥等),其物质来源与周围岩性基本一致,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面成,沉积物常带有粉砂颗粒,呈现明显的层理。因此,软土的地区差异性很大。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软土具有以下共性:
(1)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其原因是软土的成分主要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粘粒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这些矿物晶粒很细,呈薄片状,表面带负电荷,它与周围介质的水和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偶极水分子,并吸附于表面形成水膜,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沉积形成各种絮状结构。
(2)具有触变特征。当原状软土受到扰动(搅拌、挤压等)以后,结构连接受到破坏,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其灵敏度一般在3-4之间,个别高达8-9。
(3)具有明显的流变性。在荷载的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并在主固结沉降完毕之后还可能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4)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模量Es4MPa,大部分压缩变形发生在垂直压力为100kPa左右,作为地基时的沉降量很大。
(5)低强度。软土多属近代水下细颗粒沉积土,其天然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kPa,有效内摩擦角仅为几度甚至接近于零。软土抗剪强度试验值与试验方法、排水条件等密切相关,如采用固结快剪,则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将比快剪指标大。在荷载作用下,如果软土能够充分排水固结,则其强度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6)渗透性小.一般竖向渗透系数在(10-6~10-8 cm/s)之间,但其水平向的渗透系数较大,特别当含有水平夹砂层时更为显著。
(7)不均匀性。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粘性上层中常局部夹有厚薄不等的粉土(砂),使水平和竖向分布有所差异,作为地基则易产生不容许的差异沉降.
近些年来,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水利、交通和铁道等土木工程建设中,人们愈来愈多地遇到不良地基问题,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通过水网地区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过湿土和软弱地基。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它们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满足建筑构造物的要求。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等。
地基处理是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许多现代的地基处理技术都可在古代找到它的雏形。自20世纪80年代中以来,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遇到需要进行加固的不良地基越来越多,对地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基处理己成为土木工程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地基处理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下面将结合笔者多年经验阐述软土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2、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是根据各种软弱地基的性质发展起来的,很多方法具有多种处理效果,因而地基处理的严格分类是困难的。国内外学者有不完全相同的分类结果。国内现行分类标准很多,如按作用机理、处理深度、处理时效或处理土性等标准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类。曾国熙根据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将地基处理方法分为排水固结法、振(挤)密法、置换及拌入法、灌浆法、加筋法和冷热处理法等,这些方法的主要特点简述如下:
2.1排水固结法
(1)加载预压法。该方法适宜处理软粘土、粉土、有机质沉积物和杂填土。简易可行,效果显著,有成熟理论,处理土质较均匀,但需要长时间,且需搬运土石方。
(2 )超载预压法。该方法适宜处理软粘土、粉土、有机质沉积物和杂填上。它可以减小建筑物使用期间压缩土层次固结沉降,但需要的时间也长,且需搬运土石方。
(3) 砂井( 含各种塑料排水带)法。适宜于无机质软粘土,该方法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及计算理论,常和加载预压结合,效果肯定。但施工和预压需要数月时间。
(4)真空预压法。适于处理软粘土。可避免搬运土石方的麻烦,但预压力有限,一般可达80Kpa,处理深度不大,真空泵需不断长时间抽气,耗电多。当压力不符合要求时,可同时另加土石方堆载。
(5) 降低水位法。适于砂性土、软粘土层或下卧层有透水层,可避免或减少加载法中搬运土石方的麻烦,其效果取决于水位降低的深度。抽水时间长,耗电量大。
2.2振(挤)密法
(1) 表层夯实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