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新建XX铁路工程
XX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XX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XX集团有限公司
XX铁路建设公司XX铁路项目部
201
PAGE 13
XX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隧道位于XX镇XX村与岭头村之间,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为21.87~101.8m,区内最高点为XX主峰,高程139m,最低点为隧道出口居民点附近空地,高程4.2m,相对高差达134.8m。自然坡度为10-30度,偶见陡坎。山体覆盖层较薄,沿线地表植被发育良好。隧道进出口仅有乡村小路抵达,交通条件差。
1.2 设计简介
XX隧道(DK12+929-DK13+557)全长628米,为单线电气化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隧道建筑限界采用《GB146.2-8.3》之隧限-2A,开行双层集装箱。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台阶式洞门(1:1.25),进出口边仰坡及挡墙背后临时开挖面采用锚网喷防护(参数:喷C25混凝土,厚8cm。钢筋网采用¢8钢筋,网格间距25cm×25cm;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间距1m,每根长3m
本隧道除洞口段、浅埋段采用 = 5 \* ROMAN V级浅埋加强衬砌,其余均采用一般复合式衬砌,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
1.3隧道围岩分布及衬砌类型
XX隧道衬砌类型统计
段落起点
段落终点
长度(m)
衬砌类型
衬砌厚度(cm)
衬砌材料
备注
DK12+929
DK12+959
30
V级加强I型
40
C35钢筋砼
DK12+959
DK12+980
21
V级加强I型
40
C30钢筋砼
DK12+980
DK13+030
50
IV级加强I型
35
C30钢筋砼
DK13+030
DK13+110
80
V级加强I型
40
C30钢筋砼
帷幕注浆
DK13+110
DK13+160
50
IV级加强I型
35
C30钢筋砼
DK13+160
DK13+270
110
III级复合
30
C30钢筋砼
DK13+270
DK13+370
100
II级复合
30
C30钢筋砼
DK13+370
DK13+440
70
III级复合
30
C30钢筋砼
DK13+440
DK13+480
40
IV级复核
35
C30钢筋砼
DK13+480
DK13+527
47
V级加强I型
40
C30钢筋砼
DK13+527
DK13+557
30
V级加强I型
40
C30钢筋砼
1.4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XX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开挖土石
m3
42915.94
2
混凝土
m3
12247.18
3
HRB335
kg
177614.87
4
HPB235
kg
75593.19
6
钢筋网
kg
22923.5
7
钢材
kg
256682.3
8
螺栓、螺母
套
13830
9
砼垫块
m3
54.8
10
水泥砂浆
m3
1509.5
11
浆砌片石
m3
1744.31
12
锚杆
m
27362.1
14
钻孔
m
12748
17
界面剂
m2
878.6
18
防水板
m2
13500.09
19
止水带
m
4824.2
20
透水软管
m
5165.6
21
无纺布
m2
15126.59
22
钢管
kg
35219.3
28
φ42小导管
m
3949.1
29
绿化
亩
10.7
30
φ75钢花管
m
516
2、工期安排
本隧全长628米,总工期12个月,开工时间2011年2月16日,完工时间2012年2月11日。
将工程施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主要项目进度指标:Ⅱ级围岩综合指标:160m/月,Ⅲ级围岩140m/月,Ⅳ级围岩100m/月,Ⅴ级围岩50m/月,Ⅴ级围岩带管棚20m/月。
3、各项管理目标
3.1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2安全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消灭责任设备、火灾、爆炸等事故;杜绝施工安全重大、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发生;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3.3环境保护目标
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限制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他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损坏和妨害,不妨碍当地群众的生产及生活。
确保施工活动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不超过标准化工地要求规定数值,同时满足国家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