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导游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音游记,随时随地的导游讲解 更多导游词尽在楚悠声音游记(http://936436393.) 楚悠声音游记——雍和宫 1 雍和宫的前世今生 清康熙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将 明朝时期太监们居住过的官房分给了四皇子胤禛,让他修建府邸,当时胤禛的爵位是“多罗贝勒”,所以府邸就被称为“贝勒府”或者“四爷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贝勒府”也随之升为“雍亲王府”。这时的雍和宫从规模、建制到人员配备都与从前 不可同日而语了。然而,这座昔日的“贝勒府”真正发生历史性改变则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结束了他为期六十一年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统治历史。同年,雍亲王胤禛继承皇位,改 年号雍正,雍正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了。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 圆明园,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并在同年九月将父亲梓棺安放雍和官。为了迎接棺椁,雍和宫的主要建筑在改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雍正灵柩就安放在他当年的寝宫——今天的永佑殿里。乾隆元年(1736)十月十一日,移棺易州西陵,从此以后,永佑殿常年供奉雍正影象。实际上,在雍和宫没有真正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之前的近十年时间里,宫内大部分殿堂已成为藏传佛教喇嘛颂经的地方。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既是 皇家第一寺庙,又是历届中央政府与蒙古、 西藏连接纽带的辉煌历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雍和宫经过多次修缮整理,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雍和宫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雍和宫重新对外开放。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享誉海内外的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雍和宫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 佛教格鲁派寺院,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黄教就是格鲁派,它是宗格巴大师于15世纪初创立的,正式创立时间是1409年在大昭寺举行的大法会,标志着格鲁派的创立,现在已经成为西藏佛教最大的一个宗派。我们熟知的班禅和达赖都是这个宗派的。因为这个宗派的僧人戴黄色僧帽,所以又俗称为“黄教”。 2 建筑布局 门口的三座牌楼都是建于乾隆九年的,上面的题刻也都出自乾隆的御笔。三座牌楼前后共有6块题刻,差不多都是颂扬佛法的意思。 从检票口进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笔直的辇道,也就是常说的御路,这条辇道南起宝坊院,也就是一进来看到三座牌楼的那个开阔地,北至昭泰门,全长大概200米,全部用方砖铺砌,专供清代皇帝乘辇行走。 整个雍和宫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南部是喇嘛们的起居之所,北部是古朴淡雅的东书院,院内的如意室就是乾隆皇帝出生的地方。只可惜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整个东书院都惨遭日本侵略军焚毁,现在的东路成了僧舍和收藏文书的地方,而且没有对外开放。中路就是我们平常时候所说的“雍和宫”了,不但如同皇宫一样雄伟壮丽,而且在建筑上集合了满、汉、蒙、藏多民族风格。西路原来是雍和宫的护法神关帝的庙宇, 1949年后因为扩展雍和宫大街而被拆除了。 辇道两侧的小门通向佛仓,也就是活佛的行馆。蒙藏各大活佛在北京都有一处行馆,有些活佛在北京没有行馆,但是因为他的职务与雍和宫有关,所以就在雍和宫里面或者附近为他修建佛仓。这里最讲究的佛仓就是阿嘉活佛的了,共有房屋88间,如今是喇嘛们的僧房和饭堂。 这昭泰门的“昭泰”二字的意思是国家安定统一,实际上就是雍和宫的山门,而门楣上的匾额也是乾隆皇帝的手书,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 3 天王殿 跨过昭泰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天王殿了。这天王殿最早是雍亲王府的大门,叫做雍和门,后来才改为天王殿的。 殿前东西分别是钟楼和鼓楼,每次敲钟108下,寓意“敲去百八烦恼,得一身清净”。而在钟鼓楼的北边,分别建有一座重檐八角攒尖顶的碑亭,亭内石碑上刻有乾隆御制碑文,陈述了雍和宫宫改庙的历史渊源,东亭碑文是汉文和满文,西亭碑文是蒙文和藏文。 殿内正面端坐的是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殿内两侧塑有东、南、西、北四大天王,这四大天王的排列与汉族寺院却不相同,东、南两大天王在西侧的位置上,反映了藏族寺院以西为尊、以右为上的观念。在弥勒佛的背后有位武士,他身披铠甲,手持金钢杵,威风凛凛,他的名字叫韦驮,据说因为他曾保护佛舍利,立下功劳,所以被尊为护法神,供在寺庙中。 4 雍和宫大殿院落 穿过天王殿,就到了雍和宫大殿院落,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铜鼎,它是乾隆年间的作品,当时铸了两座,其中的一座放在了故宫的御花园,另一座放在这里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