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对《山东省莘县古城—阳谷县阎楼地区煤炭普查(续作)》项目的野外验收意见
“山东省莘县古城—阳谷县阎楼地区煤炭普查(续作)”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以《关于下达2014年度第一批省地质勘查项目计划的通知》(鲁国土资字〔2014〕262号)下达给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省地质勘查项目,项目任务书编号:鲁勘字(2014)13号,省财政资金1350万元。该院根据省厅下达的任务书及批准的项目设计,开展了野外工作。2015年7月7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专家组检查了野外工程质量,查看了工程位置,抽查了各种地质、物探、钻探、采样测试等原始资料,听取了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对勘查工作进行了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一、普查区基本情况
1.本次普查为省地质勘查项目开展的第二次续作工作。
2.普查区跨莘县、阳谷县两个县级行政区,西南起莘县古城,东北至阳谷县十五里园一带。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0′58″~115°49′00″,北纬35°53′31″~36°07′31″,面积163.22km2。区内交通条件便利。
3.普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华北板块(Ⅰ)鲁西地块(Ⅱ)鲁中隆块(Ⅲ)泰山—沂山隆起(Ⅳ)东阿—齐河潜凸(Ⅴ)的西南部。区内为第四系和新近系覆盖,基岩为古近系、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伴有轻微的褶曲,主要构造有博平-阳谷隆起、聊考大断裂、谭庄-阿城镇断层、安乐镇断层等,其间有石炭—二叠纪煤系存在。经多年地质工作及资料研究,工作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区域煤层赋存情况已初步控制。
二、设计执行情况
(一)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情况
工作部署及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批复的设计进行。通过钻探工程施工及前期工作成果,确定了地层、构造和煤层赋存形态,进一步提高了煤层控制程度和综合研究程度。工作手段选择正确、工作部署合理。
(二)主要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
本次普查基本完成了设计批复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设计和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
表1 本次普查主要实物工作量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设计
完成
完成率
(%)
1
1:5万基岩地质修编
km2
300
300
100.00
2
钻探
m/孔
11900/7
11740.66/7
98.66
3
测井
m/孔
11900/7
11706.55/7
98.37
4
煤心煤岩采样测试
件
55
26
47.27
厚度<0.7m煤层不取样
(三)资料整理情况
项目形成的资料包括:报告正文1本、附图8幅及相关附件;已竣工7个钻孔的综合数字测井工作简报与测井曲线图,钻孔地质编录表、钻探原始班报表、钻孔技术档案、钻孔柱状图等;样品送样单、分析测试报告、样品登记表、质量检查卡片等若干份。
经检查认为,各类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均按照规范、规定要求进行了及时整理。
三、工程质量情况
(一)钻探工程
1.钻探工程位置
野外实地检查了钻探工程施工情况,详细察看了野外现场,工程位置清楚可靠。
2.岩、矿心实物及编录
岩心临时保存在施工现场,岩心箱摆放整齐有序,并编有箱号、孔号、回次岩心编号、孔深等。从抽查的岩心情况看,岩心摆放无拉长、颠倒、摆放位置错误现象,岩、矿心采取率高,编录、岩石定名、取样间距正确,采样岩、矿心进行了重新编号。
野外形成的钻探资料齐全,并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归类。
3.钻探工程质量
本次普查完成钻孔7个,各项记录资料填写认真、规范、清楚,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经验收甲级孔4个,乙级孔3个,甲乙级孔率100%,钻探质量良好。
(二)物探工程(测井)
本次普查完成的7个钻孔全部进行了数字测井,测井参数齐全,严格按照《煤炭勘查数字测井规范》操作,测井曲线无畸变,测井资料齐全,并进行了必要的整理。经验收测井均为甲级孔。
(三)采样测试
本次普查采取各类样品26件,其中煤心煤样12个,瓦斯样12个,夹矸样2个。样品均送具有甲级化验资质的单位进行化验测试,符合要求。
四、设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在认真分析研究前期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综合数字测井、采样测试等工作,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地层、构造、可采煤层、煤质等基本情况。
2.经本次钻探施工揭露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2煤层、3煤层(分叉区为3上煤层、3下煤层),其中3煤层全区范围内大部赋存。2煤层厚0~2.45m,为局部可采煤层;3(3上)煤层厚0.85m~6.68m,偶含一层夹矸,为全区可采煤层;3下煤层厚0.50m~5.70m,偶含一层夹矸,为大部可采煤层。
3.主要可采煤层3(3上+3下)煤层底板标高-1075m~-3200m。普查区煤层赋存面积144km2,共包含两个含煤区:第一个含煤区位于普查区南部,该区域含煤范围较大,煤层赋存面积约为93km2,煤层倾向SE,倾角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