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零售商店的本身特征 市场定位 经营品种 商店的开设地点 促销策略 商店印象 二、消费者价格心理 习惯性价格心理 敏感性价格心理 倾向性价格心理 感受性价格心理 三、竞争 对手的价格策略 一般来说,处于竞争优势的企业往往有较大的定价自由,处于劣势的企业则更多地采用追随性价格策略。 面对竞争对手的竞争性价格,需要考虑的因素: 价格灵敏度 市场地位 产品特性 四、商品进货成本 商店在商品定价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商品的进货成本,它是商品定价的基础,也是定价的最低界限。 商品进货成本包括商品批发价格、采购费用、仓储费用等 五、国家法规政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及相关规定对零售企业定价有一定约束。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零售业公平竞争秩序,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于2006年9月12日发布,自10月15日起施行。其中,对价格的规定包括: 记者:现在一些零售商在促销前先提高价格,再打折降价,实际上卖出去的价格比促销前还贵。请问,《办法》对规范促销价格行为有哪些规定?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零售商不规范促销问题中,消费者反映最强烈之一就是价格欺诈。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单位曾在2005年9月开展网上问卷调查,68.4%的消费者反映购买促销商品时,最担心碰到“商品的价格在促销前已被商家提高”的情形,主张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办法》为此明确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明码标价,价签价目齐全、标价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识醒目。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明示的费用,不得利用虚构原价打折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为加强监管力度,《办法》还明确要求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档案,如实、准确、完整记录促销活动前、促销活动中的价格资料,妥善保存并依法接受监督检查。 案例:三星价格操纵被罚 新华网华盛顿2005年10月13日电 美国政府官员13日宣布,世界最大的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存储芯片制造商韩国三星公司已经同意承认进行价格操纵、并为此支付3亿美元的罚金。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反垄断刑事罚款。这项处罚也为历时3年的美国政府对三星公司价格操纵案的调查画上了句号。美国司法部长冈萨雷斯说:“价格操纵威胁到我们的自由市场制度,阻碍创新,并剥夺美国消费者获得竞争性价格的好处。” 美国政府指控三星、韩国海尼克斯和德国英飞凌公司等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以及当面会议对存储芯片的价格进行操纵。美国政府称,美国的很多电脑公司成了受害者,其中戴尔和苹果公司被迫提高电脑价格,而其他一些公司减少了电脑中芯片的数量,但维持电脑价格不变。 今年早些时候,海尼克斯同意承认操纵价格并支付1.85亿美元的罚款。英飞凌公司则于今年9月同意支付1.6亿美元的罚款。涉及此案的美国美光技术公司因配合检察官的调查,预计将被免予起诉。 三星是韩国市值最高的公司。该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的利润为1.88万亿韩元(约合18亿美元),而公司去年同期的利润为2.69万亿韩元(约合26亿美元)。三星称上季度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是全球芯片价格走低所致。 《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情况及其对策研究报告》给某些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滥用的行径列数了“五宗罪”。 首当其冲的是销售中的“价格歧视”、“过高定价”和“搭售行为”等滥用权利现象。 “例如,Windows 98在中国大陆市场零售价为1980元,在美国合800多元,在日本合600-1200元;Office2000测试版在中国标价200元左右,在国外为免费赠送;微软给中国大厂商的Windows98预装许可费为300元左右,中小品牌PC厂商则高达690元,而在美国甚至可低到约100元。据保守估计,中国消费者因为微软公司的差别价格一年就要多支出10亿元。”《报告》指出,该行为构成“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概念 《价格法》 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经营者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条件的 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这里所称的“价格歧视”,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 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使同等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在价格 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交易待遇。 例如对具有同等条件的甲、乙企业,对甲可以实行批量作价,对乙则不允许享受批量作价;或对甲可以讨价还价,对乙则不允许;或因甲是本地企业,乙是外地企业就实行不同价格待遇等,从而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规基 本上都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5“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版).docx VIP
- 2024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历年考试真题.docx VIP
-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运动和力的关系(原卷版).docx VIP
- 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x VIP
- 悦纳自己——爱自己的100种方式(课件)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课(通用版).pptx VIP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5修订稿(定稿).docx
- 再生医学技术:2025年关节软骨修复研究前沿报告.docx
-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2023).docx VIP
- T CNAS 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