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墨子选――公输墨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第十課 墨子選――公輸   墨 子 壹、題解補充: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 春秋戰國間,由於鐵兵器的應用,由於弩和其他新武器的發明,由於士兵的主要成員由貴族及其「私屬」和「國人」改變為農民,戰爭規模和戰爭方式就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個變化,首先表現在軍事上的,是各國兵額的大量增多,交戰雙方參戰軍隊的人數增多。春秋初期各大國軍隊人數是較少的。幾次大戰如城濮之戰也只有二萬多人。到春秋後期,由於縣制的推行,兵力就突增了,楚國當楚靈王時,兵員有數十萬人。所謂「萬乘之國」、「千乘之家」便在這時出現了。到戰國時代,各大國的兵額就有三十萬至一百萬之多 春秋戰國間,用兵的數量還在十萬左右。西元前三四一年馬陵之戰,魏國也不過動用「十萬之軍」(戰國策魏策二)。 戰國中期以後,參戰的軍隊,數量既多,死傷也多。西元前二六○年長平之戰,秦竟俘虜了趙軍四十多萬,都活埋了。 這時各國軍隊人數的增多,固然由於人口增加,更主要的是由於各國已普遍實行郡縣徵兵制度,作戰時所有及齡農民都有可能被強迫編入軍隊,一場大戰,雙方往往動用幾十萬人,戰爭的規模也就達到空前未有的地步。 (節錄自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貳、 作者參考資料 一、墨子 甲 生平傳略 墨子,名翟,姓墨氏,魯國人,孤竹君墨胎氏之後。生於春秋末年,在孔子之後,與七十子相及,而與子思(西元前四八三~西元前四○二)同時。活動於戰國初年,至西元前三八一年已卒。 春秋時期,齊桓公北伐山戎、弗令支、斬孤竹而還,孤竹遺民有隨軍而南者,墨子即其後裔。墨子少時出身貧賤,曾自稱「北方之鄙人」(呂氏春秋愛類),又曾被稱作「布衣之士」(呂氏春秋博志)和「賤人」(渚宮舊事)。王充說:「孔墨祖愚,丘翟聖賢。」(論衡自紀)就墨子近世祖先而論,確實如此。魯惠公(西元前七六八~西元前七二三)時請郊廟之禮於周室,平王遣史角往,其後人有在於魯者,墨子曾從之問學(呂氏春秋當染)。又曾學於儒者,習孔子之術,道堯舜大禹之德業(韓非子顯學),明於六經。因不滿於儒家禮學之繁擾,厚葬靡財,久服喪身,故背棄儒者之教(淮南子要略),而以世傳樸質勤儉的東夷之教為宗。宣揚兼愛、非攻,尚賢、尚用,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而以兼愛為核心,節用、尚功為支點。 其為人務「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莊子天下篇),不求名、不求利、不違時、不亂法,以救世為急。為傳道救世,墨子席不暇暖,突不得黔,居無寧日;短葛麻履,以自苦為極。縱然「摩頂放踵利天下」,也在所不惜(孟子盡心上)。他上說「王公大人」,正教「匹夫徒步之士」,幾幾乎「遍從人而說之」(墨子公孟)。莊子天下篇稱讚說:「墨子真天下之好也! 將求之而不得。雖枯槁而不舍也。才士也乎!」 墨子居魯,蹤跡所至,東至齊,西至鄭、衛,南遊於楚、越。楚惠王(西元前四八八~西元前四三二)時,公輸班為楚造雲梯,將以攻宋,墨子聞之,使禽滑釐等弟子三百人守於宋城;自己自魯赴楚,百舍重繭(戰國策宋策),裂裳裹足(呂氏春秋愛類),十日十夜而至於楚。與公輸班論戰於楚王前,公輸九設攻城之機變,墨子九拒之。公輸之攻技已拙,而墨子之守圉有餘。楚遂止不攻宋(墨子公輸)。又曾獻書於楚惠王,惠王稱善,而不能用;與楚魯陽文君善,魯陽贊墨子為「北方之賢聖人」。楚王曾欲以「書社之地五百里封之」,墨子慮楚王不行其道,遂「不受而去」(渚宮舊事卷二)。又曾派弟子公尚過遊宦於越,越王大悅,使公尚過迎墨子於魯,將「裂故吳之地五百里封之」。墨子亦因越王不能奉行其學而辭之(墨子魯問、呂氏春秋高義)。其貴義輕祿有如此者! 曾仕宋為大夫,宋君信司城子罕之譖而囚墨子(史記鄒陽傳);又曾至齊見太王,說以「非攻」之義(墨子魯問);至衛,說公良桓子以「節用」、「養士」(墨子貴義)。其汲汲行道救世者類如此。 著作有墨子七十一篇傳世,今存五十三篇。抱朴子內篇遐覽載有墨子五行紀,阮孝序七錄有墨子枕中五行要記一卷,五行變化墨子五卷。孫詒讓曰:「墨子法宗禹,與黃老不同術,晉宋以後,神仙家妄撰墨子為地仙之說,於是墨與道乃合為一。」故此二書皆不可信。 墨子生時,親從弟子數百人(墨子公輸),而以禽滑釐最有名。其後徒屬「充滿天下」(呂氏春秋尊師),以其學術「顯榮於天下者不可勝數」(呂氏春秋當染)。遂與儒學並稱「顯學」(韓非子顯學)。 (節錄自舒大剛墨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公司) 乙 墨子反戰的理由 今不嘗觀其說好攻伐之國?若使中興師,君子(數百);(庶人也,)必且數千;徒倍十萬,然後足以師而動矣。久者數歲,速者數月,是上不暇聽治,士不暇治其官府,農夫不暇稼穡,婦人不暇紡績織紝,則是國家失卒,而百姓易務也。然而又與其車馬之罷弊也,幔幕帷蓋,三軍之用,甲兵之備,五分而得其一,則猶為序疏矣。然而又與其散亡道路, 道路遼遠,糧食下繼傺,食飲之(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