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成熟和衰老生理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特征 DNA 断裂成片段 染色质固缩 液泡形成凋亡小体 酶:DNA enzyme, acid phosphatase, ATPase 诱导因子:Hormone (IAA, Eth, ABA), high temperature, dryness, active oxygen 5.3 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 ???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指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遵循其自身“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过程,又称之为细胞凋亡(apoptosis)。其是一种由内在因素引起的非坏死性变化,即包括一系列特有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并涉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启动阶段 效应阶段 降解清除阶段 第六节 植物器官的脱落 脱落的概念:指植物器官(如叶片、花、果实、种子或枝条等)自然离开母体的现象。正常脱落是植物自我调节的一种适应性策略。 类型 正常脱落:衰老或成熟引起 胁迫脱落:由于逆境条件引起 生理脱落:因植物自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 1.环境因子对脱落的影响 1)温度:高温→呼吸↑,水分失调; 低温→酶活性↓,物质吸收运转↓ 2)水分:干旱→IAA和CTK↓ ETH和ABA↑ 淹水→缺氧↑ 3)光照:光弱——脱落增加; SD促进落叶,LD延迟落叶; 日照缩短是落叶树秋季落叶的信号之一。 路灯旁的植物保持绿色,叶片不脱落 2 脱落时细胞及生化变化 1)脱落时细胞的变化 离区:指分布在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一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形成的几层细胞。 离层:脱落的过程是水解离区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成为离层。 远轴端 近轴端 2)脱落的生化变化 A)纤维素酶:定位在离层,乙烯和脱落酸促进该酶活性 。 B)果胶酶:果胶是中胶层主要成分,乙烯促进果胶酶活性。 3)脱落与植物激素 A)生长素 生长素陡度学说:当离层远轴端生长素浓度高于其近轴端时叶片不脱落,反之则脱落。 B)乙烯和脱落酸是促进植物叶片脱落。 C)细胞分裂素是延缓植物衰老,从而延迟脱落。 1.名词解释 呼吸跃变: 后熟: 程序性细胞死亡: 离层: 2.简答 简述肉质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 * * * * * * * * * 呼吸骤变与果实后熟作用 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了可食的程度。 认识呼吸骤变有何实践意义? a)人工催熟(乙烯利处理) b)延迟果实成熟(冷藏、气调处理) c)促进棉铃吐絮等(乙烯利处理) 3.肉质果实成熟时色、香、味变化 1、甜味增加—淀粉变为可溶性糖 3. 肉质果实成熟时色、香、味的变化 A)甜味增加 淀粉 可溶性糖 B)酸味减少 有机酸含量下降 C)涩味消失 单宁被氧化或凝结成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 D)香味产生 产生一些具有香味的物质。 苹果…乙酸丁酯,香蕉…乙酸戊酯,柑桔…柠檬醛 有机酸 糖 CO2 + H2O K+、Ca2+ 盐 E)由硬变软 果胶质变为可溶性的果胶;果肉细胞中淀粉粒消失。 F)色泽变艳 叶绿素(果皮)分解, 类胡萝卜素稳定→黄色, 形成花色素→红色。 火龙果果皮天然色素的微波提取 紫甘薯天然色素的酸碱呈色反应 4.果实成熟时蛋白质和内源激素的变化 1)蛋白质含量上升 2)植物激素变化 开花与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增高。 苹果果实成熟时:乙烯含量达到高峰。 葡萄、柑橘成熟时:脱落酸含量最高。 苹果果实各生育时期激素的动态变化 果实成熟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果实成熟包含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正被众多的植物生理生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所重视。研究表明,果实成熟是众多基因表达的结果。 转反义ACC合成酶基因的番茄(左)和其亲本(右)同时采摘并贮藏相同时间 第三节 植物休眠的生理 休眠:成熟种子、鳞茎和芽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的现象。 种子休眠 芽休眠 地下部休眠 形式 一、种子的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1.种皮限制 种皮透水、透气性差、坚硬 。如紫云英、苜蓿、椴树、苋菜等。 破除: 自然情况,细菌和真菌分泌酶类水解种皮的多糖和其它组成成分,使种皮变软,透水、透气性增强。 生产上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磨擦、 98%浓硫酸及2%氨水处理、去除种皮等 2.种子未完成后熟 后熟作用:种子采收后需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达到真正成熟,才能萌发的过程。 后熟方法: 低温后熟:某些树木种子(如蔷薇科植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