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英里靴 (美国) “七英里靴”可边走边上网。站着不动时,还可选择音频或视频聊天,同时收听数个聊天室中网友的谈话,或参与到讨论中。 美梦机(日本) 这台美梦机,可以通过它“唤醒”你喜欢的记忆,制造出接近你梦想的环境,从而让你天天做美梦。 抗乙肝西红柿 (中国) 抗乙肝西红柿导入了转基因疫苗,人如果每周生吃1-2个,每年吃2-3个月就能达到去医院注射乙肝疫苗的效果。 手指静脉认证系统 (日本) 日立制作所开发成功了在室外也可以使用的手指静脉认证系统,把手指放在红外LED光源下,即可识别不同的人。 “男朋友”抱枕(日本) 这个“男朋友”抱枕模仿人体的躯干,加上一个弯曲的、形似人体臂膀的部分组成。这个“臂膀”的末端还做出手的形状。 智能机器人(日本) 这个机器人外形酷似真人,能说四种语言,具有丰富感情。该智能机器人将于2005年3月25日至9月25日在日本爱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投入使用。 笔记本电脑(美国) 通过变形操作,一部手机可以在几秒钟内拉开成为一台有着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 微型飞行机器人 (日本) 此新式微型飞行机器人,重12.3克,是世界上最轻的飞行机器人,可将空中拍摄的图像以蓝牙方式传送出去。 两栖汽车(瑞士) 这是世界上首台两栖汽车“Splash”,在陆地上最大速度接近2百公里/小时;水深1.3米以上,也能在水中遨游。 可以清洗的手机(英国) 这个手机并非普通手机,而是采用了一种名为ElekTex的设备柔软技术,从里到外就像个布疙瘩,能够随意清洗。 技术的内涵 技术伴随人类的劳动而产生,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在古代, 手工业生产条件下, 技术是指手艺人世代相传的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 火药 造纸术 13-15世纪,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丰富了技术的内涵 第一次技术革命 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纺织机械和蒸汽机发明。狄更斯在百科全书中指出:所谓技术,就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第二次技术革命 20世纪中叶,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核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人们对技术内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技术的内涵 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合。 交通工具的发展 技术的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符合自然属性的一个例子 火星图片 移居外星必须要解决的是食物问题,人类要想在太空中生产必需的食物,必须依据什么自然规律? 那就是在失重条件下,以最小的面积,生产出充足的食物,支持人类在太空中长期生存. 美国宇航中心已经成功的研究出应用于航天的无土栽培技术,最新技术为:每平方米克种10000株小麦(1.2平米就够一个人吃得了)。目前,支持一个人在太空生活吃的东西包括麦.薯.豆.菜等,买人只需6平米就够了。这种作物从中到收一半为50—60天。 不听马寅初的话,中国多生了几亿人; 不听梁思成的话,中国拆了一座老北京; 不听黄万里的话,中国毁了一条母亲河! 三门峡水坝工程的失败 1957年4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五十年后,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呢?水土保持日益恶化,下游河水已所剩无几。从1972年黄河开始断流,20世纪90年代已每年断流平均100多天,1997年达222天。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不到两年,水库淤积严重,渭河河口淤积4米多高,西安已面临威胁。 工程总结算时实际耗资达40亿元。现在我们觉得40亿元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对当时(50年代)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四十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特别是从1959年以来,中国进入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发展出现大倒退,一些农村出现饿死人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门峡工程跟原子弹试验工程一样, 从投资的角度讲,谈不上多大经济效益。打开施工堵死的导流底孔的代价就是每个1000万元(当时一斤白面的价格是0.18元)。 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的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 二是所谓“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 河道里的泥沙起上游切割、下游造陆的自然作用,建坝拦沙让黄河清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是不现实的,何况清水出库对下游河床也不利。 在支流修拦沙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