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中药的炮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中药的炮制: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其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炮制又称:炮炙、修制、修事等。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生川乌          制川乌    (乌头碱)         (乌头原碱)    马钱子经砂炒(200~3000C)后毒性减小。 三、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一、 一般修制:    1、拣、筛、簸、去毛:是除去杂物或非药用部位,使药物变得纯净。    2、拌:将药材与另一种辅料药材相拌。    3、揉、磨、捣或击、制绒:让药物在外力作用下变碎、变松。    4、切制 第四节 中药炮制的机理 砂炒时,马钱子中士的宁的含量变化 温度(0C) 时间(min)  士的宁含量(%)   240     3       1.84   250     3       1.51   260     3       1.20   270     3       1.03   270     4       0.81 * 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 加水煮沸4~6h或蒸6~8h   “药性”指药物的性能,即药物的作用特性,包括“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1、“四性”古时称“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能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如板蓝根、薄荷、菊花等。     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如附子、肉苁蓉等。   2、“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辛:“能散能行”,指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如麻黄、木香、红花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指具有补益作用,调和药性,缓急止痛及缓和药性的作用。如人参、熟地、甘草、饴糖、大枣等。     酸:“能收能涩”,指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乌梅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指具有泄下、降逆、燥湿、坚肾阴等作用。如大黄、杏仁、黄芩、黄柏等。    咸:“能下能软”,指具有润下和软坚散结的作用。如芒硝、牡蛎等。   每一药物都具有性和味,性与味从不同侧面说明药物的性能,只有性味结合,相互参照,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药物。   紫苏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   薄荷味辛,性凉,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   黄柏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   草果味苦,性温,能燥湿散寒。   3、“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于机体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的四种作用趋向。     麻黄能发表散寒,作用向外;芒硝能泻下通便,作用向下;升麻能升阳举陷,作用向上;五味子敛肺止汗,作用向内。   4、“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麻黄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  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5、“有毒无毒”也是中药性质之一,常以有大毒、有毒、无毒来表示。     卫生部界定的毒性中药: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斑蝥、青娘子、红娘子、生马钱子、生巴豆、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藤黄、生甘遂、洋金花、闹羊花、生千金子、生天仙子、蟾酥、雪上一枝蒿、轻粉、红粉、红升丹、白降丹、雄黄。 三、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1、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生首乌味苦,能润肠通便     制首乌味甘,能滋补强壮     生地黄甘、苦、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甘、微温,能补血,滋阴。 2、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浮沉)。     生大黄为苦寒之品,主沉降,作用下行而泻下     酒大黄借酒之力,作用上行,能清头目之火 3、炮制影响药物的归经。     柴胡生品主入脾、胃、三焦经,能解表泄热,醋制后引药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