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知识管理简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chool of Economics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 《高级管理学》 第四讲 知识管理简介 知识管理主要参考文献 达文波特等,《营运知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知识管理》HBR论文精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保罗·S· 麦耶斯主编《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中译本,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珠海出版社,1998 达尔· 尼夫主编:《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 ? 1、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理论背景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resource-based view of firm),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可简称为“资源基础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所组成的集合,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观点(capability-based view of firm)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the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企业内各种资源效用发挥程度上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 1、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背景(2)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背景 知识作为企业重要的投入资源 知识工人,白领比例的上升 知识组织的出现 知识组织的本质特征有两点 一是从投入角度衡量,以知识为核心资源; 二是从价值来源角度的衡量,知识成为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 2、知识管理的概念(1) 引用较多的是CIN Thinking Bank的定义:知识管理是为竞争优势而发掘和利用专门知识的一种训练方式。 其中训练方式是指有计划的、结构化的和度量的方法; 发掘和利用是提炼出明确的价值; 专门知识是指能力、核心能力与技术诀窍; 竞争优势是指能导致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保持的可防御的市场地位。 CIN(Cambridge Information Network) 2、知识管理的概念(2) 知识管理,是指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对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和组织外部知识的管理和利用,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以达到提高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一目的的一种过程。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价值,增强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 知识管理涉及组织的所有活动,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 组织的知识管理不仅涉及组织范围内的知识,还应注重组织外部的、与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关的知识。 2、知识管理的概念(3) 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认识到知识的默会特性,区别了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明晰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一个人知道的比他能表达的要多得多 知识管理理论也重视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区别,除了个人拥有的知识,知识还存在于企业的物质资产、程序和文化之中,企业要构筑持久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竞争优势就要努力提升组织的知识水平。知识管理把默会知识和组织知识作为管理的重点,因为他们支撑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3 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的过程纬度 知识管理的职能纬度 3.1企业知识管理内容:过程角度 1知识的吸收 企业要获得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吸纳外部知识。对创新过程而言,不论是在什么样层次上进行的创新,外部知识源常常是关键的。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即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是构成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当要学习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发生联系时,才能达到了学习的最佳状态。所以,知识的吸收是个渐进的过程。 3.1企业知识管理内容:过程角度 2)知识的保持:所谓知识的保持是指企业知识不会很快被竞争对手“学习去”; 影响知识保持的第一个知识维度就是知识的默会性程度,即知识是明晰的还是默会的。 第二个维度是知识的复杂程度,即知识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第三个维度是知识的系统程度,即知识是独立的还是置于一个大的知识系统之中的。系统化的知识从它与其他知识向量的关系的角度来加以描述,而独立知识仅通过自身就得以描述。 3.1企业知识管理内容:过程角度 3)知识的共享 只有在知识得到共享之后,组织才对知识拥有更大的所有权。 (Ikujiro Nonaka,1991)知识的共享的途径:默会——默会、明晰——明晰、默会——明晰、明晰——默会之间转换。 从默会知识到明晰知识即默会知识明晰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外化(externalization)过程 从明晰的知识到默会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内化(internalization)过程。 3.1企业知识管理内容:过程角度 4)知识的转移 可能有四组因素影响到知识转移的难度。它们是所转移知识的特征、知识源的特征、接受者的特征以及知识转移发生的环境特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