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精读版).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力开发、快速阅读、读过既诵 目录 一、反脆弱是什么? 1.脆弱性的对立面 2.反脆弱带来更好决策 3.拒绝反脆弱将变得更糟 4.伦理原则: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利 5.精准预测、回溯解释为什么是站不住脚的? 6.以大自然为师 二、如何理解反脆弱性 1.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2.领域独立带来领域依赖 3.过度补偿和过度反应 4.以冗余的形式呈现的反脆弱性反应 5.压制越强,反弹越猛 6.生物体、复杂系统与反脆弱性 7.错误、进化与反脆弱性 三、现代化与对反脆弱性的否定 1.自治市的集合,为什么会是最稳定富裕的国家? 2.叙利亚为什么会成为动乱之国? 3.增加随机性,可以提高系统稳定程度 4.现代化为何会加剧脆弱性? 5.反对过度干预,支持必要的干预 6.拖延有时是好的 7.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四、非预测性的世界观 1.好奇心带来的反脆弱性 2.预测让人变得愚蠢 3.斯多葛派哲学家给出的出路 4.杠铃策略 五、可选择性让你保持反脆弱 1.泰勒斯为什么能发财? 2.可选择性为什么重要 3.可选择性与创新 4.要懂得摆脱“证实谬误” 5.教育与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吗? 6.理论的作用是如何被高估的? 7.探索真理,需要具备更多随机性 六、非线性与非线性反应 1.脆弱性一般都是非线性的 2.反脆弱性也是非线性的 3.凸性效应和凹性效应 4.为什么规模越大越脆弱 七、否定法 1.时间与脆弱性 2.为什么我们会高估新事物? 3.活得长寿,但不要太长 八、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伦理 1.不要对外转嫁脆弱性 2.警惕事后诸葛亮 3.向小公司和手工业者学习 一、反脆弱是什么? 1.脆弱性的对立面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这就是反脆弱性。反脆弱性(antifragile)是脆弱性的对立面。 反脆弱性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复原力”、“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是在冲击面前变得更好,例如生物体的进化,社会转型期经过激烈冲击并成长扩张的文化,还有政治制度、革命、技术创新、创新企业;又如,抗生素的作用下,大部分细菌死亡,剩下的细菌具备了耐药性,这也可以视为反脆弱性。 2.反脆弱性可以带来更好决策 反脆弱性与随机性、不确定性、某些错误结伴而生。如果不愿意接受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错误,就只能与反脆弱性失之交臂。金融市场波动起伏,投资者可以从中获益。疾病让人做好免疫工作,以改善健康。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商业、政治、医学的环境中(未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地方,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不透明性或者不完全理解性占主导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反脆弱性的机制来做出非预测性决策。 脆弱性可以衡量,但风险无法衡量,人们无法算出重要的罕见事物的风险,也无法预测其何时会发生,“但事物对波动性所致危害的敏感性是可观察的,这比对造成危害的事件进行预测更容易。” 在各领域的应用中,都可以采用一个简单测试来检测反脆弱性和脆弱性:“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 3.拒绝反脆弱将变得更糟 反脆弱性是所有幸存下来的自然和复杂系统的特征,一切自下而上的事物在适量的压力和混乱下反而能够蓬勃发展,如果剥离波动性、随机性和压力源,反倒会发生伤害。经济调控者一直通过压制随机性和波动性来迫使经济遵循周期规律,与之类似的还有健康、教育等其他方面的管理,“正如极为焦虑、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那些试图帮助我们的人往往会对我们造成最大的伤害”。 4.伦理原则: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利 “社会最大的脆弱性制造者和最大的危机制造者,正是那些置身事外、不承担后果的人。一些人从波动性、变化和混乱中实现有利结果(或获得收益),而将他人暴露于损失或伤害的不利因素下。” 以别人的脆弱为代价,而获得自己的反脆弱性的行为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在当代,金融、贸易、公共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制度、规则日益复杂,“危及他人的重大风险”很容易被隐瞒,也不受问责制的约束。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些银行家,即是最典型的例子。 5.精准预测、回溯解释为什么是站不住脚的? 人们总是在不断改进模型、理论或表述方式,分析历史,希望把握对未来的理解。“黑天鹅”事件就这样绑架了人的思维。 “现实生活远比我们记忆中的生活更加错综复杂——我们的头脑倾向于将历史以更平稳和更线性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导致我们低估了随机性。”相应的历史分析也必然成为背离现实逻辑的教条总结。 更大的

文档评论(0)

战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