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优质课件【第2课时】.ppt

山中访友优质课件【第2课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1.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 2.很感兴趣地谈论。(      ) 3.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4.另有含义,指含义深刻。(      )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波光明灭 别有深意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在叫,露珠在发光。(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 完成《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 * * * 山中访友 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增强人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重点) 3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作者为什么把山中的景物当作朋友? 串珠问题: 1.作者依次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拜访的朋友有哪些特点,作者是用哪些技法描绘他们的? 3.作者和山中朋友情谊深厚,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 4.山中朋友触发了作者哪些思考和感悟?引起作者的什么感情?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老友”? 边听边想 听录音回顾课文 1.品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作者当时的心情很好,很高兴。 我是从“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造成,好清爽!”这些句子体会到的。 2.“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歌颂了什么?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点明了桥的年代久远,歌颂了桥的默默奉献的精神。 比喻的修辞方法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这一声“呼唤”,一个“眼神”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拟人的修辞方法 4.品读“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经融为一体。这是多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5.品析句子:你好,清亮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这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6.面对“我”热情地招呼,我的朋友会怎样回答“我”呢?请你尝试着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你好,清亮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好亲爱的朋友。请允许我为你映照出美丽的倩影吧。 7.作者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作者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安详的和谐之美,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因为作者喜爱山中的景物,山中的景物与作者心灵相通,就像人一样充满灵性,受人尊敬,给人启迪,让人留恋。 作者为什么把山中的景物当作朋友? 1.作者依次拜访了哪些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 串珠问题: 2.作者拜访的朋友有哪些特点

文档评论(0)

随风飘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人力资源管理师持证人

一个写作爱好者,与大家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7日上传了人力资源管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