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辨字组词。 史( ) 吏( ) 肃( ) 萧( ) 仓( ) 仑( ) 衙( ) 街( ) 斋( ) 吝( ) 历史 官吏 严肃 萧条 粮仓 昆仑山 衙门 街头 书斋 吝啬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疾: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1)疾风知劲草。 ( ) (2)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终于积劳成疾。 ( ) (3)他大公无私,疾恶如仇,大家都拥护他。( ) (4)疑是民间疾苦声。 ( ) ④ ﹒ ﹒ ﹒ ﹒ ① ③ ② 3.先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再写出诗句的大意。 (1)些小吾曹州县吏。 吾曹: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一叶总关情。 关情: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牵动感情 我辈。 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 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4.理解诗句,然后做题。 (1)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萧萧”声情并茂地写出了__________的声响。虽是风吹雨打,但竹子仍是高标挺立,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概。 (2)“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些小”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一枝一叶总关情”中,你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风雨 风吹疏竹 来袭,我自岿然不动 小小 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墨竹图题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课内阅读。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1.把古诗补充完整。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 所填的诗句中,第一句诗是___写,第二句诗是____写。郑板桥是由___________之声联想到民间疾苦之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3.作者笔下的竹子__________细,竹叶着色不多,却__________,并全用水墨,更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 虚 风吹竹叶 (我)躺在县衙书斋中听到风 吹竹子的萧萧声,疑心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对百姓的关心和同情 竹干 青翠欲滴 高标挺立 特立独行 竹石图题诗 郑燮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tuó)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二)课外阅读。 1.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也不与官场上的贪官同流合污的感情。 扔掉乌纱帽,从此不做官。就算口袋是空的,两袖清风又如何。宁可画上一根清瘦的竹当作渔竿,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 请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模仿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短文。不要少于300字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在习作中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首先要找到所借之物与人的相似之处,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其次,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密切关联。 优秀示例:在乡间,随处可见牛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