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平静叙述中的痛彻之思
[摘要]雪漠的小说《猎原》以一种平静的姿态叙述了西部农民真实生活的场景。《猎原》在平静的叙述下有着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深度思考,真实地记录了西部一代人的生活。本文从《猎原》切入,探讨雪漠平静叙述中对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个人生存与自我启蒙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猎原;西部农民;生态保护;个人生存
[中图分类号]I20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114-02
雪漠的《猎原》以朴素的语言平静地叙述了西部农民一幕幕真实的生活场景,平静的叙述里沉淀着一种朴素的美,既有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生存的思考,也有对农业发展与生态平衡以及个人生存与自我启蒙问题的忧虑。
一、平静的叙述之美
雪漠小说《猎原》在叙述上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化、个性化。《猎原》叙述朴素,从普通话到方言,从高雅干净的文言词到粗俗的俚俗之语,从规范的术语到一些标新立异的自创词语,小说的语言可谓是民众语言的巨大熔炉,精华与糟粕俱在,高雅与低俗并存,有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真实地再现了西部农民的生活情态,体现了雪漠圆熟的叙述技巧和深厚的人民性情感。
“那狼,悠了身子,款款而来,开始,猛子以为是狼狗呢,也知道,过路子狗,不咬人。
日头爷白孤孤的,像月亮。一团云,在日头下浮着,溅出很亮的光来。云影子在地上飘忽,忽儿明,忽儿暗。娃儿们就叫:‘日头爷串庄子了。’”①
这段话,既有文言文的味道,也大量运用方言土语,一个“悠”字,将狼的悠闲自在活画了出来,同时如“日头爷”、“白孤孤”、“飘忽”、“娃儿”、“串庄子”等这些极富方言土语味道的词很大程度彰显了西部语言的魅力,写出了西部农民独有的一种生活情态。
雪漠在叙述中巧妙地运用一些民间谚语和俗语,像“吃饭没醋,歇阴凉没树”、“早上舔,中午拌,晚上吃得糊糊面”、“精肚子上勒草要子”、“老天是个溜沟子货,肥筵上贴膘,瘦骨上刮肉”、“小鬼受不了大祭祀”、“娶个媳妇套了个罐,生个娃娃上了个绊”、“三亩薄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等等。这些民间谚语和俗语在表现农民独特的生活画面和其特有的价值观上有独到作用,简短几句就把农民的价值理念说得一清二楚,非其他语言可比拟。
雪漠的叙述大多是短句,听起来就像一个凉州农民在拉家常一样,如“夹脑”、“丫豁”、“尿墩”、“溏土”等有特定含义的事物,又如“烧唤”、“哗闪”、“喊明叫亮”等形象化方言的运用,还有叠音词,如“贼妈妈”、“白孤孤”、“亮晃晃”、“湿浃浃”、“硬怪怪”“少少儿”等,不但使小说的语言充满质感,具有西部地域色彩,而且也让雪漠找到了独特的“行腔”。我们看看《猎原》中人物的名字:顺蹄、猛子、鹞子、驼子、炭毛子、谝子、豁子、红脸、大头、瘸阿卡、犏牛、炒面拐棍、黑羔子等,这些名字都极具西部游牧民族地域特色,没有什么讲究,但却道出了人物的身份甚至某些特征,如红脸、大头等,同时也隐隐地衬出了凉州地区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以及人自身的蒙昧。
这些平静的叙述都是凉州人生产生活经验和人生价值观的结晶,它符合凉州人民的语言习惯,有着丰富的内涵。《猎原》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凉州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朴素中有着一种内在的力和美。
二、悖论的思考之痛
《猎原》在“忠实地记录一代人的生活,告诉当代,告诉世界,甚至告诉历史,在某个历史时期,有一代‘人’曾这样活着”②的同时,也在思考西部农民当下的生活境遇,思考当下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一种二律背反。《猎原》思考生态平衡问题,也尝试着探索西部现代化的出路。
《猎原》中的猪肚井,原是唐朝水草丰美的军马场。随着人类活动不断介入,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不甚合理的经营使原本平衡的生态秩序被打乱。基于此,政府提倡保狼,修复受损的食物链,调节生态环境。孟八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做了一名坚定的保狼主义者。针对牧人们对保狼政策的困惑不解,孟八爷说道:
“人家保,自有人家的道理。听林业上的说,外国……哪个国家把狼打了个精光,嘿,吃草的成精了,不几年,就把草原啃成沙滩了。没办法,又进口了狼,才隆漫好了。这天地,是个环儿,一环套一环,叫啥生物链,缺哪环都不成。前些年,国家法律上叫打狼,打只狼,成英雄了咧,奖这个,奖那个,把草原奖成沙漠了。”③
孟八爷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意识,积极践行着生态保护政策,他以一种西部农民特有的语言与思维方式向自己周边的人讲述着这样一些道理:
“人家天,把啥都造好了。人顺它就成了。可偏要逞能,说啥人定胜天。嘿,你胜吧,大大地胜吧!败的是谁?还是人。你不胜天,天也是天。你胜了天,天也是天。人把自己的肉煎炒了吃,还香呀香呀地叫。像麻雀,天造它,总有它的道理。可要当‘四害’打,打得好,打得妙,打得麻雀哇哇叫。可谁治虫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