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空间轴线分析 3.道路规划 4.公建分析 5.绿化及景观分析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一、用地平衡表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三、技术经济指标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一、用地平衡表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作用 现状分析,作为规划依据 检验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审批依据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 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2.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限时,通常在住宅长边一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两侧按3~6米计算。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4.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5.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6.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三、技术经济指标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居住户数 2.居住人口 3.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5、人口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1.用地的定额指标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I II V VI IV III VII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2.住宅建筑净密度与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第七章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某号建筑气候地区内,居住小区用地为10h㎡,其住宅用地占50%,拟建住宅层数为6层,试问允许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 10×50%×30%×6=9万㎡ (查表得多层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30%) 天津万科水晶城 一、项目概况 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天津玻璃厂厂址 总占地面积50.72公顷 可用地面积38.41公顷 二、设计理念 对比 保留 叠加 行列式 多层为主 南向为主 三、规划布局 1.总平面规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