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4
第15章 网络编程简介
这里所说的网络主要是指因特网(Internet)。本章先介绍网络与编程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讲解Socket的MFC与C# 编程和ASP.NET的Web编程。
15.1 网络与编程
本节先介绍网络发展的简史,再给出两种主流的分层网络模型,然后讨论与网络编程有关的接口和技术等基本内容。
15.1.1
因特网(Internet,网际网/互联网) 的前身是1969年底启用的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阿帕网),由Bob Taylor和Larry Roberts等人主持研制。1973年底,Robert E. Kahn和Vinton Cerf提出了基于包交换的两个网络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 网际协议)和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1983年元旦ARPANet启用TCP/IP协议集。1986年,ARPANet的主干网被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接替,并改名为Internet(因特网),1991年起对社会开放。
1990年10月在CERN(Conseil Europe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eaire,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工作的Tim Berners-Lee提出了因特网应用层的两个协议:用于描述网页的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和用于传输网页文档和各种资源数据的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创立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环球网),一般简称为Web(蜘蛛网),Web网很快成为因特网的主体。
1993年初,美国Illinois(伊利诺)大学的硕士研究生Marc Anderressen与Eric Bina合作在位于该校内的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美国超级计算应用中心)开发出支持内嵌图像的网页浏览器马赛克(Mosaic),1994年10月Anderressen等人创办的网景公司Netscape推出了Navigator浏览器,得到广泛使用,大大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1995年微软公司从伊利诺大学购得马赛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IE(Internet Explorer,因特网探索者)浏览器,随Windows 95免费推出。
1994年10月Berners-Lee创立了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负责万维网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的制定。1998年2月W3C推出了划时代的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2000年1月又推出了用来替代HTML的XHTML(Extensible HTML,扩展的HTML)。传统的万维网Web正在向新的万维网One Web过渡,参见图15-1。
图15-1 Web体系结构的发展
其中: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在因特网的Web服务程序上用于指定信息位置的表示方法,如 /。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 = URL + URN。
URN(Uniform Resource Name,统一资源命名)—— 使用urn方案的URI,不一定意味着有确定的资源可用。如urn:isbn:0451450523。
IRI(Internationalized Resource Identifiers,国际化资源标识符)—— URI的国际化,支持Unicode。
15.1.2
这里的IP网络是指基于因特网协议套件(TCP/IP协议栈)的网络,包括:因特网(Internet)、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内部网(Intranet)等。
为了便于分析和管理,一般将通信网络抽象为若干层。主要有ISO(和IEC共同)制定的7层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ISO/OSI(国际标准,失败,主要用于理论研究)和因特网5层参考模型TCP/IP协议栈(实事标准,成功,应用十分广泛)。参见表13-1和图15-23。
表13-1 ISO/OSI 7层参考模型
OSI模型
数据单元
层
功能
主机层
数据
7. 应用
对应用的网络过程
6. 表示
数据表示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