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顺序写景。 2.两相对照的文章结构。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5.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难点是描写三味书屋部分,对部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难解词语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二)展示目标 1.记住本文一些重点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3.理清文章思路,正确划分层次。 4.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顺序写景。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解决本课的生字词。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3.说说初读课文的感受 4.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二)自主学习 (三)自学检测与展示 1.给黑体字注音: 缠络(???)???豁(????)?觅食(????)?渊博(????)确凿(???) ???菜畦(???)???桑椹(???)油蛉(????)??攒(????)?斑蝥(???) 珊瑚(????)???蟋蟀(????)敛(???)????脑髓(???)陌(????) 人迹罕至(????)筛(????)?秕谷(???)??系(???)传授(????) 书塾(????)???儒(???)蝉蜕(????)人声鼎沸(????)窦(????) ?厥士(????)?拗(????)??倜傥(????)?金叵罗(????)盔甲(????) ?绣像(????)???锡箔(?????) 2.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媒体展示 1.者介绍: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2.写作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 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3.理清课文结构。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主要以空间的变换为记叙顺序,大致包括两大部分,并且暗示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学生明确: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三、合作探究:媒体分步展示: (一)生生互探 (1)如何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 (2)百草园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