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门氏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
一、生物学特性
沙门氏菌属 (Salmonella) 是一大群形态、生化性状及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
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多数细菌有周身鞭毛和菌毛,有动力。在普通培养
基上呈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菌落,无色半透明。不分解乳糖、蔗糖和水杨酸,
能分解葡萄糖和甘露醇。吲哚、尿素分解试验及 V-P 试验均为阴性。
沙门氏菌能在简单的培养基上生长, 含有煌绿或亚硒酸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大
肠杆菌生长而起增菌作用。沙门氏菌生长的最佳温度为 35℃~37℃,最佳 pH
值为 6.5~7.5。
二、危害程度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该菌危害程度为
第三类。
三、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罹患,但年幼 (尤以 1 岁左右者)、年老、有慢性消耗性疾
病者及近期内服用过抗菌药物者易感性增高。 常由于食物污染而暴发大或小的流
行,往往同席多人或在集体食堂中多人发病。沙门氏菌感染剂量为 15-20 个菌,
死亡率达 1-4%。成人的致病菌量需高达 10 万以上,甚至 10 亿,而儿童和有原
发病史者所需菌量则少得多。吞入大量的活菌, 可引起显性感染, 菌量很少时常
呈暂时的带菌状态。
四、暴露的潜在后果
暴露后可能引起感染, 菌量大时可使实验人员显性感染, 菌量很少时常呈暂
时的带菌状态。被感不染后,成为传染源,可能对周围及环境造成污染,应及时
得到控制。
五、感染途径
通过污染食品和水源经口传播,无其它感染途径。
六、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在温度 7~45℃的条件下均可生长, 以35~37℃
最为适宜,但对高热、直接阳光照射及常用消毒药均敏感, 60℃时 15 分钟可将
其杀灭。本属细菌抵抗力不强, 60℃30 分钟、5%石炭酸溶液及 70% 酒精 5 分 钟均可将其杀死。在水中能生存 2~3 周,在粪便中可生存 1~2 个月,在冰中
能生存 3 个月。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
七、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
一般样本检测。
八、自然和易感人群宿主
在自然界中, 沙门氏菌有广泛的动物寄主。 鸡、鸭、鹅等家禽和猪、 牛、羊、
马等家畜,以及各种兽类、鱼类、鼠类均可带菌,甚至从蝉及某些昆虫中也可分
离出沙门氏菌,都是实验人员的传染源。易感群体是年幼儿童、虚弱者、年长老
人、免疫缺陷者等。
九、实验操作活动
这种病原体可以存在于粪便、血液、尿液、胆囊以及食物、饲料和环境中。
摄入或胃肠道外接种是主要的实验室危害。 暴露在气溶胶中能否引起感染目前还
不清楚。
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样本(粪便、食品、水样)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建
议采用 BSL-2 级水平的操作技术,防扩散设备和设施;对于可能产生气溶胶的
伤寒沙门氏菌的实验操作, 或者涉及生产数监理所生物体工作, 建议采用 BSL-3 级水平的操作技术和规程。一旦发生意外,按照本实验室的 《意外事故应对方案
和应急程序》进行处理。
十、预防和治疗
可引起胃肠炎、伤寒、副伤寒、败血症及肠外灶性感染等多种症候群。
目前除伤寒沙门氏菌以外所有血清型疫苗还不可用于要类,巳有伤寒沙门
氏菌的疫菌, 对于经常操作具有感染性临床样本的培养物的人员应考虑使用。 对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针对病原治疗。
预防沙门氏菌感染,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传染源
① 对 急性期病人应予隔离,恢复期病人或慢性带菌者应暂时调离饮食或幼
托工作。
②饲养的家禽、家畜应注意避免沙门氏菌感染,饲料也不能受该菌污染。
③妥善处理病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保护水源。
④不进食病畜、病禽的肉及内脏等。
(2) 切断传播途径
①注意饮食、 饮水卫生。 炊具、食具必须经常清洗、 消毒,生熟食要分容器,
切割时要分刀、分板。食用时要煮熟煮透。不喝生水。
②注意食品的加工管理。 对牲畜的屠宰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屠宰过程要遵
守卫生操作规程,以避免肠道细菌污染肉类。在肉类、牛奶等加工、运输、贮藏
过程中必须注意清洁、消毒。
十一、工作人员素质
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并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后获得上岗证书。
十二、评估结论
该菌生物性状较稳定,主要经粪口传播,感染机会多,感染性中等,致病后主要
是引肠胃肠炎、伤寒、副伤寒、败血症等。预防手段主要控制传染源和严把病从
口入关。对于操作巳知或可能含有这种病原体的临床样本及培养物的工作, 建议
采用 BSL-2 级水平的操作技术, 防扩散设备和设施。 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
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
更不能携带回家。 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 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当
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 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 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
溢出或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