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起源与意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節 全球化下的世界 學習重點 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情勢。 全球化與亞洲世紀的來臨。 人類所面臨的新危機。 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情勢 (一)一國獨大的美國霸權 圖5-4-1 1988年7月,美製B-2隱形戰略轟炸機,首次亮相完成試飛。所有武器系統、導航系統及燃料,皆隱藏在機身內,且可完全躲避敵方雷達偵測,創航空科技史上之先例。 文化力 back 奈伊在1990年《注定領導:變化中的美國力量的本質》一書中提到---- 『美國的優勢除軍事、經濟等硬權力外,還有文化、價值觀和凝聚力等的軟權力』。 美國大眾的生活方式,消費品味、價值思維、審美觀念,透過電影、電視和各種媒體,深深的影響著世界各地。 後冷戰時代的國際情勢 (二)恐怖主義 美、蘇兩國的情報組織,為了國家安全與需要,而暗殺不同政見者。繼中東戰爭和巴勒斯坦問題複雜化後,阿拉伯世界反美、反以色列的呼聲高漲,導致全球範圍內針對美、以兩國的恐怖活動激增。此外,也有些地區以恐怖主義,作為追求獨立的手段,「911事件」可以看成是恐怖事件的頂點。 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美國四架民航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其中兩架撞毀紐約世貿中心雙子星大廈,一架撞塌華盛頓五角大廈(Pentagon)一角,一架墜毀於賓夕法尼亞州。襲擊造成三千多人的死亡與失蹤,為美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與創傷。這個事情可以看成是恐怖事件的頂點。 全球化的起源與意義 (一)起源 全球化的發展可以追溯至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殖民地擴張的時代,近五百年以來世界歷史的變遷,正是市場經濟導向全世界的一個過程。「全球化」這個名詞則晚至一九六○年代才被提出;八○年代,演變成一個描述未來趨勢的概念。到了九○年代,由於網際網路的使用,全球化問題就成為眾所注目的焦點。 全球化的起源與意義 (二)意義 全球化的意義各家立論不同,大體上可歸納出以下幾點: 全球化是一種自古已有的趨勢。 全球化是各地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趨同化。 全球化是一種從閉關自守面向開放的態度或政策。 全球化亦指政治、文化上的一體化。 全球化也統稱資訊的網路化。 全球化最容易被化約或統稱為經濟的國際化。 全球化的起源與意義 (三)全球化的特色 高度資本本主義化 全球的資本、貿易、金融、科技、勞力與管理,配合跨國公司的推動,已使經濟的營運邁向國際化。 因生產、分配與銷售的垂直分工,國與國之間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度、相互滲透度,都更提高與加深,沒有一個地方能與世界隔絕。 就經濟的角度來看,全球化也是一個資本集中化、極大化的趨勢,更是一個強國支配弱國、資本主義全球性發展的過程。 全球化的起源與意義 跨國公司的出現 一九九○年代,世界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70%的對外直接投資、80%的技術專利和三分之二的貿易額,均掌握在跨國公司的手上。 2002年12月,時代華納公司以一千八百三十億美元高額,成功合併美國線上公司,宣告世界最大娛樂媒體公司的誕生。 全球化的起源與意義 區域性組織的出現 在資本分工的情形下,世界形成了中心、半邊陲及邊陲三個區域。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就是在美國的領導下,建立以自由貿易為基礎的北美自由貿易區。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的會員國,彼此則享有最惠國待遇;以歐洲共同市場為原型的歐盟,則對會員國提供勞務、資本、技術自由流通的便利。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989年,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簽署了《美加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國總統同時宣布,三國政府代表於同年6月開始,就一項三邊自由貿易協定正式展開談判。經過十四個月的談判,1992年8月12日,美、加、墨三國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協定決定自生效之日起在十五年內逐步消除貿易壁壘、實施商品和勞務的自由流通。 圖5-4-7 歐洲共同巿場到歐盟的成員國。 世界區塊的劃分 自八○年代以來,以經貿、金融、生產力為標準,世界逐漸分化為四大區塊。 第一區:美國、歐盟、日本。 第二區:東亞四小龍、1976年以後的中國大陸與印度。 第三區:拉丁美洲,如巴西、墨西哥;東南亞,如馬來西亞、越南;北非(洲)。 第四區:撒哈拉沙漠以南之非洲大陸、中東及南亞次大陸。 世界區域性組織圖 歐洲聯盟(EU) 網站http://europa.eu/index_en.htm 世界區域性組織圖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 網站/main.php 世界區域性組織圖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網站/ 世界區域性組織圖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網站/DefaultSite/index_e.aspx?DetailID=184 世界區域性組織圖 歐洲自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