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次》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中下雨和蔷薇花两处的环境描写,体会作者故事设计的巧妙,以及环境描写对于故事发展的作用;2、理解文中一家人让雨衣的过程,体会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塑造的重要性。3、通过对话的理解,学会作者层层深入的说话方法,体会我不是最弱小的文章主旨。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引读)《我不是最弱小的》。2、首先,我们来复习词语:?? (出示1)天气闷热? 雷声大作? 飘下几滴雨点? 大雨如注(1)指名朗读。(2)这几个词语跟什么有关?(天气)能换换位置吗?(不能,它是按照下雨的过程来写的)(3)齐读,读好它。?? (出示2)一丛丛? 刚刚开放? 粉红粉红? 芳香扑鼻(1)指名读。(2)这些词语都是文中描写什么的?(蔷薇花)让你感受到什么?(蔷薇花很美,很娇嫩)(3)是啊,描写一样事物我们可以从它的数量、形态、颜色、味道等多方面展开描写。读好它。?? (出示3:)低垂着头? 娇嫩纤弱?? 毫无抵抗能力(1)文中还有一组描写蔷薇花的词语,谁来读?(2)指名读。同样是写蔷薇花,和之前给你的感觉一样吗?不同在哪儿?(很可怜,很纤弱)(3)是啊,同样的一样事物,通过不同的描写,可以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读好它。3、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篇课文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教育小故事,那么作者到底通过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去看一看。
二、抓住下大雨的环境描写和让雨衣的细节描写,体会故事设计的巧妙。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2、同学们,如果要把一件事写完整,通常情况下时间、地点、人物这三要素可少不了, 可是第一自然段还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不写这句话,故事的情节还是完整的,能去掉吗?(“天气闷热”去掉读句子)预设:生:不能,因为说明了当时天气情况不好,预示要下雨了。????? 师:你真会读书。你是从哪儿知道马上要下雨了?????(出示: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师:是啊,这场雨你感觉怎样?(很大)从哪里感受到的?(视听结合)????? 师:是啊,我们读书可不能光读一小部分,要学会前后联系地读。这一句话虽然去掉也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但是却告诉了我们当时的天气情况并且预示了接下来会下大雨。3、同学们,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嘛??? 预设:1、为什么下雨天还要去森林呢?4、是啊,平时我们一家人出门游玩总会挑个晴朗的好天气,为什么这里的一家人会在天气闷热的情况下出门呢?难道他们不知道马上要下大雨嘛?老师也觉得很疑惑,让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5、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大雨来临之后,一家人是怎么做的?(总结:让雨衣)板书(出示)“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对于萨沙一家来说意外吗?? 生:不意外。因为之前的天气已经有预兆了;因为爸爸赶忙拿出了雨衣,说明他们早有预料。? 师:是啊,从这两处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一家人对这场雨早有预料。那老师又有疑问了,既然他们早就知道要下雨,为什么他们只带一件雨衣呢?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因为他们想让萨沙学会懂得把雨衣让给他人。? 师:同学们,你看,作者写让雨衣的过程精炼简单,没有一个字多余。仅仅抓住当时的天气以及一家人让雨衣的细节描写,清楚地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与教育,这也是这篇小故事中设计最巧妙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
三、抓住蔷薇花前后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对于故事的作用。1、请你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还写了什么?指名交流:(1)森林里非常美好;????????? (2)写了蔷薇花:美丽娇嫩(从颜色和香味两方面抓住描?????????????? 写)????????? (3)看一看,闻一闻,读好它。2、同学们,虽然这句描写蔷薇花的句子写得极为优美动人,但是如果老师把这句话删掉,似乎也不影响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写它呢?能去掉吗?(提示:试试读读后面的文字,还有描写蔷薇花的句子吗?)(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1)师:从这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这朵蔷薇花很弱小,很可怜。????????? 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低垂着头(做动作,读好)????????? 生:因为当时的雨很大,滂沱大雨。(找个近义词:大雨如注)????????? 师: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