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
——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
成伯清
2012-7-18 10:51:48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期
【内容提要】 目前有关社会建设的讨论,多偏重于制度层面,未充分考虑到主观维度。文章认为可以借鉴西方社群主义的视角来切入社会建设中的情感维度。因为社群主义的主张,最终诉诸的是对共同体的追寻,而共同体的实质就是共同情感,所以,关键之处不在复兴何种共同体,而在如何重建共同情感。在检视了当代社会对于情感的规训和利用方式之后,文章探讨了重建共同情感的可能性,并就忠诚之类的情感对社会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 键 词】社群主义 共同体 情感 忠诚 目前有关社会建设的讨论,多偏重于制度层面的思考。诚然,在急剧转型的时期,制度上的重新安排确实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不过,制度安排的最终目标,无非是为人的安身立命提供保障。如果在制度设计中忽略主观体验的维度,恐也难以实现社会建设的宗旨。 社会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现也正为找到合适的英译而颇费踌躇——当然,我们也大可以发扬“Made in China”的精神,提出自己的表述,讲得多了,自可为英语世界再创一个新词或者为已有的语汇再添一个新义。不过,无论是从政府的实践还是从学界的探索来看,西方并不缺乏大致相当于或者类似于我们社会建设的经验和理念。在西欧,从早期的保障制度的设立到后来的福利社会的建构;在美国,“向贫困宣战”、“平权行动”以及“伟大社会”计划等等,都是为了消弭社会分裂、扶助弱势群体的努力,当属社会建设的范畴。而在当代西方学界,有关创建“好社会”之类的倡议①,则更是可以直接对应于我们的社会建设,其中,尤以“社群主义”思潮最为明显。 本文将在简要叙述社群主义主张的基础上,探寻共同体的实质,然后围绕共同情感的重建讨论社群主义对于我们社会建设的启发意义。 社群主义的主张 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又译为“共同体主义”、“社区主义”、“社团主义”等。本文遵从主流译法,但对于community,仍然译为“共同体”,以方便讨论)是20世纪末逐渐兴起的一种思潮,在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诸多领域中颇成声势,影响广泛。这一思潮不仅体现了一种学术视角的转换,也是一种社会建设策略的选择。社群主义是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学术和政策取向的背景下形成的,它们之间的此消彼长大致可以这样来描述:20世纪70年代是新自由主义的正义理论大行其道,80年代是社群主义的社群学说后来居上,而到90年代,则是正义和社群两个主题共领风骚②。随着新世纪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作为“祸首”或“祸根”备受指责,我们或许可以期望社群主义将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同——之所以如此判定,倒不是因为学术思想也如时尚一般可能来回摇摆,而是从现代的历史来看,个体和共同体之间究竟偏重哪个的问题,确曾多次反复,其中涉及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机制,正如赫希曼在《摇摆不定的参与》中所揭示的③。 社群主义者反对新自由主义将个体视为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乃至建构政治制度的基本单位,而是认为个体及其自我实乃个体所在共同体的产物,因此,分析社会乃至改造社会的着眼点,首先应该落在共同体之上。从共同体优先于个体,自然可以推导出社会集体的“共善”(common good)应当优先于个体的权利。当然,社群主义者绝不是否定个体的权利,而是要摆正各自的位置。事实上,社群主义者一直将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之间的暧昧,视为一种根本性的谬误,甚至是现代社会邪恶的根源。 社群主义的倡导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哲学的社群主义,包括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桑德尔(Michael Sandel)、泰勒(Chares Taylor)、沃尔泽(Michael Walzer)④ 等。哲学上的社群主义基本上属于坐而论道的类型,致力于证明自由主义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强调共同体在界定和形塑个体上的作用,认为自由主义的正义观未能充分考虑到共同体的价值。二是行动的社群主义,持这种立场的学者不仅是在理论上阐发社群主义的观点,而且还通过组建网络、撰写通俗书籍试图切实地影响社会和公共政策取向。行动的社群主义者多数具有社会学的背景,著名者包括贝拉(Robert Bellah)、普特南(Robert Putnam)、爱茨尼(Amitai Etzioni)等人。 在行动的社群主义者中,又尤以爱茨尼在社会活动领域中最为活跃。他在1993年与一群志趣相投的同仁建立了“社群主义网络”(The Communitarian Network),以倡导社群主义运动。顺带说一下,在不少人看来,社群主义者虽然试图掀起一场社会运动,但实际上尚未成为一场运动,因为还未出现广泛的群众支持和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决策系统教程之【1】系统管理员.pdf VIP
- 螺旋钢管项目策划方案通用模板.pdf VIP
- 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参数控件和报表内容自动居中设置方法.pdf VIP
- 健康管理课件PPT.pptx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总结:26二次函数和经典题型(附答案).doc VIP
- Java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自定义css使用方法.docx VIP
- 小朋友介绍枪支课件.pptx VIP
- 报表开发工具FineReport决策系统教程之【4】系统监控.pdf VIP
- 提高污水管道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QC成果样板).pptx VIP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