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 第十九卷 第十二期 ★Vol. 19No.12
肝脏象现代研究重要发现述评*
**
侯雅静,陈家旭 ,李晓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 100029)
摘 要:脏象理论中,肝不再是解剖学概念中的独一器官,而是具有一些特定功能的概念总称。肝在五行
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木曰曲直,故肝的功能为木舒畅调达的特性表现。《素问·调经论》云:“肝藏血。”
提出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液、收摄血液功能。“肝应春”体现了四时变化可影响脏腑功能变化,又包含了疾病
的发生具有季节性概念。以上功能为肝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研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传统四轴、肝-血管轴等为切入点对肝脏象理论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研究发现肝失疏泄抑郁样
情绪变化与中枢皮层、边缘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部位有关,研究内容涉及神经肽及神经营养因子、
单胺类神经递质、中枢氨基酸水平等;肝藏血与人体凝血系统、EPO通路及血流变有关;肝应春功能涉及神经-
内分泌-免疫网络,而松果体可能为其最高调节位点。现阶段研究从基因、蛋白水平全面认识肝脏象理论的微
观机制,并验证调肝药物可多靶点调节肝功能异常所引发的相关指标表达异常,深入发掘了中医肝脏象理论的
生物学基础。
关键词:肝脏象 肝主疏泄 肝藏血 肝应春
doi:10.11842/wst.2017.12.002 中图分类号:R223 文献标识码:A
脏象理论中,肝不再是解剖学概念中的独一器官, 化、通利水道、调理生殖。中医认为,任何形式的病邪
而是具有一些特定功能的概念总称。肝在五行属木, 首先是影响了机体正常的气机,进而气血津液及脏腑
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木曰曲直,故肝的功能为木舒 功能失调。研究表明肝藏血、主疏泄的功能调控中枢
畅调达的特性表现。肝脏象理论中肝功能正常运行是 为脑中枢,功能区涉及到边缘叶、海马、下丘脑等。有
[1]
维持、保障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 学者 从生物学角度研究,认为肝主疏泄功能同现代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脏象理论中肝所体现出的疏泄、藏 心理应激理论相应。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之间,
血、应春功能进行临床、实验、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发 存在着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免疫因子所介
现肝疏泄、藏血、应春功能异常与应激、情志、认知类疾 导的相互调节作用,完成对内环境稳态及循环、呼吸、
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传 消化、泌尿、造血、生殖等系统的整合。NIM网络是维
统四轴等,而调肝药物可多靶点的进行干预,深入发掘 持机体内环境及生理功能平衡和稳定的根本基础。这
中医肝脏象理论的微观机制。 与中医学强调的阴阳气血,脏腑协调平衡的整体观是
[2]
高度一致的 。
1 肝主疏泄现代研究成果
1.1 肝主疏泄与情绪现代研究
肝主疏泄功能,包括:疏调气血、调节情志、促进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东方生风、风生木”,以
风、木来概括和比喻肝的自然属性,风性轻扬,善行数
收稿日期:2017-07-19 变;木性柔和,疏畅条达。肝气疏泄畅达,木气调达,周
修回日期:2017-09-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基于证候病机的逍遥散-肝郁脾虚证方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负责人:陈家旭;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面上项目: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海马-杏仁核神经活性甾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