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相关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 训 题 纲 一、中药学的应用 二、中药鉴定的方法 三、公司常见中药的鉴别 6.1 性状鉴别: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等,常用方法有观、摸、闻、尝、火烧、水沉等。 6.2 显微鉴别: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鉴定药材品种和质量,包括两种:组织鉴定、粉末鉴定。 传统经验鉴别 6.3 理化鉴别: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 6.3.1 物理常数的测定 :测定中药材的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 6.3.2 常规检查:水分测定、灰分测定、膨胀度检查(胖大海)、酸败度检查、色度检查 、有害物质检查。 6.3.3 一般理化鉴别:显色反应(甘草粉末遇硫酸呈橙黄色)、沉淀反应(含生物碱黄连在碘化汞钾中沉淀)、泡沫反应(含皂苷类的柴胡)、微量升华(大黄中的针状和羽状蒽醌类结晶)等。 微量升华法应用于中药材鉴别 6.3.4 光谱法:荧光法 (牛蒡子:取本品粉末少许,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威灵仙类药材的紫外谱线)、红外分光光度法(真伪牛黄的红外光谱鉴别)。 6.2.4 色谱法:纸色谱、 TLC(人参的薄层色谱)、HPLC(半夏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GC(冰片与樟脑)。 6.3.5 新型的鉴别方法:DNA、指纹图谱 、近红外、 X射线衍射等。 谢 谢 观 看! 通关藤 来源:为萝蘑科植物通关藤的干燥藤茎 。主产云南,绿原酸含量高。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柱形,略扭曲,直径2~5cm;节膨大,节间两侧各有1条明显纵沟,于节处交互对称。表面灰褐色,粗糙;栓皮松软,稍厚。质硬而韧,粗者难折断。断面不平整,常呈类“8”字形,皮部浅灰色,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细孔。髓部常中空。气微,味苦回甜 。 功能:微寒,味苦。止咳平喘,祛痰,通乳,清热解毒 。 黄芩 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主产华北、东北等地。 性状鉴别:呈圆锥形,扭曲,根头粗大,有茎基或残留茎基。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网纹,并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暗棕色或棕黑色,呈枯朽或已成空洞。气微,微苦。 显微鉴别: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深黄色粉末。为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 功能: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白芍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省、安徽。 性状鉴别:圆柱形,表面浅棕色或类白色,光滑,隐约可见横长皮孔及纵皱纹,有细根痕或棕褐色的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酸。 功效:性微寒,味苦酸。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甘 草 来源:豆科植物甘草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 性状鉴别: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具有明显的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功效:性平,味甘。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 中药学 相关知识 第一章 中药学的应用 中药定义: 一、是近代以来,在西方医药系统传入我国以后,人们相对于西药而对传统药物的总称。 二、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用此理论指导中药采集、炮制、制剂,并说明其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 三、中药的来源 ——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四、古代文献记载的药物,已达3000多种,经目前调查,则在12,800种以上,其中有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古今临床常用和研究比较深入的品种,大约在500种左右。 中医药价值: (1)中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与中医紧密相联,著名的四大名著、影视作品中都有中药的内容。 (2)中药是历史积累的结果。 中医药是几千年医疗实践不断积累的结果,可以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这是一份无价的遗产,我们应当较为全面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下去。 (3)中药也是现代研究的成果。 中药为一代代人服务,也经历了一代代人的创新发展。例如:青蒿——抗疟新药青蒿素,宁波人屠呦呦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五行学说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季 五方 五色 五味 情志 开窍 其华 在身 木 肝 胆 春 东 青 酸 怒 目 爪 筋 火 心 小肠 夏 南 赤 苦 喜 舌 面 心脉 土 脾 胃 长夏 中 黄 甘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