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堂教学模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门社会类学科联合课堂教学评比 思品、社会、综合、地方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模式” 90学时培训结业典礼(笑脸集结号) 思品、社会、综合、地方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模式” 90学时培训 (四)激励式·制度型——基于区域推进的整体行动 1.激励式评价。制定《江干区中学社会、思品学科评价方案》 2. 制度型建设。刚刚制定《区域学科发展报告》,汇编学科教师《教师手册》,包括《制度系列篇》、《评价系列篇》。 3. 实证式调研。制定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表格、教学主问题设计与追问表格、课堂师生互动记录表等工具。 三、课程整合深化研究 (一) 开发区域综合性的课程资源 ——编制《孝文化读本》中学卷 (二) 实施学科基本能力专项训练 ——编制拓展性学习任务训练册 (三)深化基于课程整合深化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合策略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研究 1.空间感知 2.历史意识 3.综合思维 4.社会实践 1.空间感知 (1)区域认知,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区域位置、特征、差异、联系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就有关区域进行归类(归纳)、概括,并展开综合分析。 1-2-5 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1-2-3 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汇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人地观(生态意识),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与态度上。 3-3-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领悟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滇池大观园的楹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2.历史意识 (1)历史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解释、推理(推断)、比较、说明,就有关史实进行归类(归纳)、概括,并展开综合分析。 1-1-4 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 2-4-1 综观中外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2)历史评判,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做出评价或判断。 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4-6 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国家认同,是指在理解评析的基础上从历史视角对自己国家(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的认可和赞同(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 3.综合思维 是三维目标的关联、融通、渗透(融合或融会贯通),就知识内容层面有以下三种情况: (1)古今综合,即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为纵向综合。 1-1-5 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2)中外综合,即中外历史、地理、文化等的综合,为横向综合。 2-2-7 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 (3)时空综合,即历史与地理的综合。区域自然、社会现象的不断演进变化,当前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现象不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起点。 2-1-4 比较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的地理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 4.社会实践 (1)图表实用,指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又能用地图和图表描述地理事物(如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揭示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本质。 1-4-1 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2)资料(史料)实证,指既能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史由证来),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论从史出),又能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 1-4-5 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