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发热-检验专业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malaria)、急性肾盂肾炎等 40 39 38 37 36 间歇热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40 39 38 37 36 波状热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发热的临床诊断思路(一) 急性发热(2周)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鉴别? 发热的临床诊断思路(二) 长期发热(T38 ℃ 超过2周) 感染性疾病 肿瘤(实体瘤、血液肿瘤) 结缔组织病(CTD) 发热的临床诊断思路(三) 慢性低热(T38 ℃ 超过1月) 器质性(致热原性、非致热原性) 功能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感染后低热) 对功能性发热诊断从严掌握,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发热。 决定成败的关键 态度 基本功 临床思维 小 结 发热的产生机制 发热的病生理与临床经过 发热的诊断思路 思考题 根据发热产生的机制,试分析癌症患者可能引起发热的原因。 什么是发热待查,通过查阅文献理解该组疾病的病因。 近年来对降钙素原(PCT)对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鉴别中价值文献报道较多,请通过文献检索谈谈你对这一检查的认识。 协和住院医师手册 牛津系列手册 协和听课笔记 住院医生日记 希氏内科学英文影印版 Devidson’s medicine NEJM(/) 八爪鱼网站() /lists/freeart.dtl 发 热 重点内容 体温的生理调节 发热产生机制及分类 发热的分期 发热的分度 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的诊断思路 体温调节 恒温动物 生理变异及临床意义 体温的昼夜变化规律 影响体温的其它因素 妇女生理周期及妊娠期变化 体温的昼夜变化规律 昼夜变化 高: 1PM-6PM 低: 2AM-6AM 波动范围不超过1℃ 影响体温的其它因素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环境因素 麻醉药物 运动、进餐 妇女生理周期体温变化及临床意义 发热的定义与体温的测量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即为发热 体温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腋温 36-37 ℃ 口温 36.3-37.2℃ 肛温 36.5-37.7 ℃ 发生机制分类 致热源性发热:多数 非致热源性发热:少数 致热原性发热发生机制 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 微生物病原体及其分解产物 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 致热源性类固醇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内源性致热原起作用 G+ vs G- 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白介素(IL-1、 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 干扰素(IFN)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 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的体温调定点上调. 致热原性发热发生机制 调节介质 PGE2 cAMP Na+/Ca2+ CRH Set point 水杨酸 血脑屏障 E P IL-1 TNF IFN IL-6 MIP-1 Direct 迷走神经 OVLT 致热源性发热 骨骼肌紧张 寒战 皮肤血管 收缩 产热 散热 发热 Set point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皮肤汗腺疾病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代谢性疾病 中枢性发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MI 发热临床经过的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 TSP 冷敏神经元 冲动 SP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运动终板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收缩 皮肤苍白 皮肤温度觉感受器 寒战 产热 散热 立毛肌收缩 鸡皮 畏寒 高热期 T≈SP 冷敏神经元 冲动 运动神经 寒战停止 交感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 R HR 急性 热病容 体表水分 蒸发 口唇干燥 皮温升高 畏寒消失 体温下降期 TSP 热敏神经元 冲动 SP 出汗中枢 交感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 出汗 皮肤潮红 散热 T 发热分度 低热 37.3~38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