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遗传物质改变二—基因突变.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3、突变的类型 A、按产生方式分类 ● 自发突变 ● 诱发突变 B、按突变体的表型分类 ● 形态突变 ● 生化突变 ● 致死突变和半致死突变(死亡率在0-100%) ● 条件致死突变 ● 体细胞突变和性细胞突变 2、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X 射线、尤其是γ射线,电磁波带有很高的能量,照射时将能量传递的被照射物质,引起被照射物种的原子、分子电离,故称作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的诱变机理: 间接作用——高能射线将能量传递到原子、分子,以及水分子,造成电离,产生出活性极强的离子对、自由基等,这些活化的离子、自由基等基团作用于DNA,引起变异。 直接作用—— 射线直接作用于DNA,造成DNA损伤,引起变异。 X rays have sufficient energy to break the sugar-phosphate back bone, splitting a DNA molecule into smaller pieces. If these pieces are not spliced back together properly, mutations such as the deletion shown here arise. 3、 辐射诱变的特点: 第一、电离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断裂的频 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与射线种 类无关 第二、辐射的效应是累加的。即,在一定的辐射 剂量下,一次连续照射与多次间歇照射诱 发突变的频率是一样的。 第三、辐射的诱变作用是随机,诱导突变的种类 与射线种类、剂量没有对应系—辐射的诱 变作用没有专一性,辐射诱发突变没有方 向性,即不能定向诱发突变。不同的射线 能诱发同一致突变,一种射线可以诱发不 同的突变。 4、关于同位素使用中的安全问题 用Muller—5技术检测 5、电磁波辐射(非电离辐射) U.V 照射 (二)、化学因素诱变 化学诱变剂列表: 具有潜在诱变着用的化学物质: 农药、医 药、染料、食品添加剂、清洁剂、保鲜剂等。 典型的诱变剂:NaNO2 , 芥子气、甲基 磺酸一酯等。 5、电磁波辐射(非电离辐射) U.V 照射 四、化学因素诱变 碱基替换的类型: 从分子水平考虑,DNA的碱基顺序决定mRNA 的碱基顺序,最后决定多肽连中氨基酸的顺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根据这一事实,DNA碱基顺序的任何改变都应当是一个突变。碱基对的变化,只有当这种变化影响到(功能)基因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生物体性状表现时,我们才能觉察到,通过DNA序列测定才能鉴定出来。 碱基替换的类型与机制可分为四类: (一)、转换(transition) ● 转换:碱基替换中,当嘌砱碱被嘌砱碱所取 代,嘧啶碱被嘧啶碱所取代时,遗传 学上称作转换。 导致转换发生的可能的途径有: 1、碱基的互变异构化— 自发突变 每种碱基可以有几种互变异构体,不同形式 的互变异构体会与不同的碱基配对。 嘌砱碱被嘌砱碱所取代 嘧啶碱被嘧啶碱所取代 嘌砱碱被嘧啶碱所取代 嘧啶碱被嘌砱碱所取代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