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
一 达瓦树胶的质量规格要求
产品企业质量规格要求如下,符合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第9版)中达瓦树胶的相关要求,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第9版)达瓦树胶的日文资料及中文译文附后。
1.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性状
灰色~带红灰色的粉末。
气味
几乎无气味。
1.2 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鉴别试验
项目
指标
鉴别试验(1)
符合
鉴别试验(2)
符合
鉴别试验(3)
符合
1.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铅(以Pb计)/(μg/g) ≤
2
砷(以As计)/(μg/g) ≤
3
干燥失重,w/% ≤
14.0
灰分,w/% ≤
6.0
酸不溶性灰分,w/% ≤
1.0
1.4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g) ≤
10000
霉菌和酵母/(CFU/g) ≤
1000
大肠菌
阴性
沙门氏菌
阴性
二 生产使用工艺
2.1 达瓦树胶的生产工艺
添加剂达瓦树胶是以从君子科宽叶榆绿木(Anogeissus latifolia)树干获得的胶状分泌物为原料,经物理加工制得的添加剂。
过滤溶解原始达瓦树胶(从君子科
过滤
溶解
原始达瓦树胶
(从君子科宽叶榆绿木采取)
杀菌(125
杀菌
(125℃、30秒)
混合喷雾干燥
混合
喷雾干燥
成品包装过筛(20目)
成品
包装
过筛(20目)
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
2.2 达瓦树胶的使用工艺(特殊膳食用食品中使用工艺)
2.2.1 工艺流程图
称量水
称量
水处理
原料溶解、
原料溶解、调配和均质化
调配
维生素B
维生素B1
维生素C
冷却(
冷却(20~25℃)
调配液完成
调配液完成
调配液检查
调配液检查(pH、Brix)
容器制袋和印字
打码
充填
充填
杀菌
杀菌
(127~129℃、6~9min)
冷却
冷却
包装
包装和印字
成品
成品检查
入库
入库、出厂
2.2.2 生产工艺说明
① 称量:按照配方表记载量称量经确认合格的各种原料(麦芽糊精、大豆蛋白
酶分解物、胶原蛋白加水分解物、 植物油、中链脂肪酸甘油酯、酵母、海带提取物、增粘剂(增粘多糖类,含果胶和达瓦树胶)、赖氨酸、焦磷酸钠、氯化钾、酸味料、磷酸钙、维生素C、氢氧化钾、亮氨酸、颉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微晶纤维素、氧化镁、色氨酸、组织胺、香料、维生素E、烟酸、焦磷酸铁、泛酸钙、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叶酸、维生素K2、维生素D、维生素B12)。
② 水处理:去除无机物和异物,制成符合食品卫生法的原料水。
③ 原料溶解、调配和均质化:加适量的水到溶解罐中,加入上述原料,充分均匀搅拌后,进行均质化处理,制成乳液。
④ 冷却:将乳液冷却至20~25℃。
⑤ 调配液完成:将乳液倒入调配罐,加入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加水至全量成调配液。
⑥ 调配液检查:对调配液进行pH、Brix检查。
⑦ 容器制袋和印字:进行容器制袋,打印保质期限。
⑧ 充填:将调配液按规定量灌入塑料袋,封口。
⑨ 杀菌:127~129℃、6~9min以上杀菌。
⑩ 冷却:将杀菌后的内溶液温度冷却到40℃以下。
? 包装和印字:按规定数量将塑料袋装入外包装箱,在外包装箱上打印保质期限。
? 成品检验:按批进行成品抽样检验。
? 入库出厂:将检验合格的成品入库、出厂。
三 达瓦树胶的检验方法
采用《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第9版)达瓦树胶中规定的检测方法。《食品添加剂公定书》(第9版)达瓦树胶的中文译文及原文附后。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相关指标的具体检验方法参见申请资料中的《食品添加剂公定书》(第9版)检验方法的中文译文。
3.1 感官要求
3.1.1 性状
取1~3g试样置于表面皿内,以白色为背景,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1.2 气味
取1g试样置于蒸发皿或烧杯中,确认其气味。
3.2 鉴别试验
(1)在本品1g中加入5mL的水,溶液呈粘稠液体。
(2)在本品的水溶液(100倍稀释)5mL中,滴入稀释的碱性醋酸铅试剂溶液
(碱性)(5倍稀释)0.2mL,不生成沉淀或仅生成微量的沉淀物。加入氨试剂溶
液0.5mL,产生乳白色的沉淀物。
(3)本品水溶液(50倍稀释)用高速液体色谱分析用的硅藻土过滤后,溶液呈左旋性。
3.3 理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