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多食:糖氧化障碍,机体所需能量不足 血糖过高经肾脏排出,引起糖尿,并产生渗透性利尿 多尿所致的脱水刺激机体产生口渴感又导致多饮 大量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及脱水使病人体重减轻 多尿: 多饮: 消瘦: 糖尿病诊断标准 具有典型症状,任意时间血糖 ≥ 11.1 mmol/L(200mg/dl); 或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或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mg/d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2010年开始) (WHO,1999年) 糖耐量异常 OGTT中, 2hPG 在7.8~11.1mmol/L (140~200mg/dl)为糖耐量损伤(IGT) 空腹血糖在6.11~7.0mmol/L(110~126mg/d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 正常 空腹血糖:6.11mmol/L(110mg/dl) OGTT中2hPG 7.8mmol/L(140mg/dl) 本节要求 1. 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 激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 【掌握】 【了解】 高血糖与低血糖等糖代谢失常疾病 病例讨论 患者,男性,59岁,已婚,厨师。于4个月前开始自觉口渴、多饮,每日饮水量达2暖瓶(约4000ml)。多尿,每日10余次,每次尿量均较多。不伴尿急、尿痛及血尿,昼夜尿量无明显差异。无明显多食,日进主食约300~350g,也无饥饿感。当时未注意,也未检查治疗;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严重乏力、消瘦,体重较前减轻约10 Kg,不能从事正常工作,故前来就诊 体温36.2℃,脉搏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Hg。一般状态尚可,神志清楚,消瘦体质,自动体位。皮肤弹性佳。双眼球无突出及凹陷。甲状腺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听到干湿性口罗音。心率89次/分,心律齐,未听到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末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体格检查: 尿常规: 糖(+), 酮体(-), 蛋白(-), 隐血(-), 尿相对比重1.020。 空腹血糖:7.0 mmol/L。 实验室检查: 1. 初步考虑该患者为何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II型糖尿病 “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尿糖(+) 2. 为了确诊还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预计结果如何? OGTT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 预计超过11.1mmol/L 3.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简述这些症状的生化机制。 症状:“三多一少” 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问题讨论 执业医师考试 西医综合考试 1. 糖的分解代谢 糖酵解的基本途径、 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供能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 调节,能量的产生。 2.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肝糖原的合成 肝糖原的分解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 调节机制。 3. 糖异生 基本途径和关键酶 生理意义 乳酸循环 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 乳酸循环。 4. 磷酸戊糖途径 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 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5. 血糖及其调节 血糖浓度 胰岛素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2013年两大国家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服糖后1/2~1h达到高峰,但不会超过肾糖阈,然后逐渐降低, 一般2h左右恢复正常值。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并超过肾糖阈,2h后仍可高于正常。 阿狄森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空腹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不明显,且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水平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年): (一)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 ;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 ≥ 7.0?mmol/L(126mg/d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200mg/d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 ≥ 7.0?mmol/L(126mg/d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200mg/d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mg/d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2010年开始) (二)糖耐量异常 (4) OGTT中2hPG : ≥7.8~11.1mmol/L(≥140~200mg/dl)为糖耐量损伤(IGT) (5) 空腹血糖:≥6.11~7.0mmol/L(≥110~126mg/dl)为空腹血糖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
- 第18课 《我的白鸽》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2025-2030中国裹粉市场动向追踪与企业经营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精品解析: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工艺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汇总表 .docx VIP
- 延安市各区县地表水系图.pdf VIP
- 初一语文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0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任务单).docx VIP
- 土地增值税清算与最新土地增值税反避税应对实务.ppt VIP
- 双能量CT临床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