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和原理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提出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 * * * * * * * X理论对人性持悲观的看法,强调被动消极面,主张专制的管理方式推动工作。 而Y理论是一种乐观的态度、主张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 * * 雇员: 天生懒惰 工作是为了生活 回避责任 没有抱负 寻求安全 雇员: 天生勤奋 自我约束 勇于承担责任 具有创造能力 有高层次的需求 人性假设:X理论 vs. Y理论 管理方法: 胡萝卜加大棒 专制式管理 管理方法: 尊重人, 把人当作组织最宝贵的资源, 民主式管理 人性假设与管理方法 X理论 Y理论 假设 不喜欢工作,逃避 要求工作 强制、处罚 控制和处罚不是唯一手段 逃避责任 责任感强,乐于承担责任 简简单单,安于现状,反对改革 富于想象力、创造力,寻求改变 应用 车间工厂、大量生产;生产工人 专业服务、知识劳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 方式 独裁式、强硬管理 参与式、柔性管理 讨论内容: 谈谈你对人性的认识和对人性假设理论的评价。 课堂讨论 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是复杂人。 Y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 应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性质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教 师 评 论 理性经济人Economic man –科学管理 社会人Social man –行为科学 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sing man –Y理论 复杂人Complex man--超Y理论 2. 埃德加·沙因的4种人性假设: 四、群体行为理论 卢因“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思想: 群体处于一个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运动过程。 群体是一个非正式组织,三个要素:活动、相互影响、情绪。 群体的结构:领袖、正式成员、非正式成员、孤立者。目标和规范。 领导方式:专制、民主、自由。 规模:一般不大。 小 结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韦伯的管理学代表作及其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ERG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差别工资制 先计算出工人的基本工作定额 对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按较高的计件工资率来计算和发放工资。 对完不成工作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计件工资率来算发工资。 * Thank you! * 05-9-5上午1-2节 周一 23302教室 2002护本 2学时 * * * * * * * * *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它力图克服古典管理理论的弱点,重视人为因素对人们的影响。 * * * 霍桑试验(Hawthorne experiment)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霍桑工厂所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的试验。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企业管理行为学派早期研究的一项重要活动,这项试验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这项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1980-1949)原籍澳大利亚,1899年在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取得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后去苏格兰学习医学,参加研究精神病理学;然后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财政和商业学院任教。梅奥于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从事工业研究,1927年冬应邀参加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验 是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从1924年11月开始进行试验。首先是试验者假设增加照明度会使产量提高,为了确定照明条件同生产效率之间的精确关系,把装配电话继电器的女工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安排在两个房间工作。一个小组叫做“控制组”,其照明条件始终保持不变;另一个小组叫“试验组”,其照明条件根据试验要求而改变。试验结果表明,当照明度增加,试验组的生产量如预期的提高。然而意外的是,在不增加照明度的情况下,控制组的产量也提高,因而看不出改变照明条件对生产效率的直接影响。后来又试验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对生产效率的直接影响。试验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第二阶段 1927年冬梅奥应邀参加并领导的这顶试验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参加梅奥研究小组的有哈佛大学工业研究室的罗特利斯伯格(Fritz J.Roethlisberger,1898-1974)和一些人类学家、生理学家、统计学家以及西方电器公司中有关人事和劳资关系的管理人员。梅奥及其研究小组首先挑选一些工人,让他们脱离工头而独立工作,试验改变工资支付和改善工作条件(如建立休息制度、公司午餐和较短的工作日等)对生产效率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