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已证明了DMD和BMD病的病因是由于dystrophin基因的突变导致肌细胞膜上的骨架蛋白-dystrophin的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所引起,致使肌细胞膜缺陷,导致肌细胞变性坏死所致。由于dystrophin和膜上多种结合蛋白一起构成复合体,形成功能性的结构,所以dystrophin的缺失可造成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细胞内的蛋白质与酶可逸出膜外,从而造成血浆中CPK、LDH等酶的活力升高。 通透性的改变也可造成钙离子的内流,从而引起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下降,线粒体破碎,进而引发细胞凋亡。 dystrophin的缺乏还造成与之结合的蛋白质复合体功能丧失,而这些跨膜蛋白复合体还与细胞膜外的细胞间质蛋白如laminin、collagenⅥ有连接。这种结构对维持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家族史、发病年龄、受侵的肌肉群、肌电图、生化检查、肌肉活检和病理检查等可确立诊断。但应注意与其他神经肌肉性疾病作鉴别诊断。 临床上区分DMD和BMD的标准为病孩在12岁之前能否行走,如在19岁之前己丧失行走能力,需要轮椅代步者则为DMD病孩。如在16岁后仍能行走,则为BMD病孩。 分子遗传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DMD基因巨大,外显子多,给分子遗传学的检查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由于本病的患者因新突变而致病的比例也相当高(约为患者总数的1/3),基因中的互换(crossover)机率很大,所以给本病的分子诊断带来困难。 基因诊断 Southern Blot DMD儿童夏令营 此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治疗DMD的最有效的手段,但尚处于实验阶段。 此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有两个主要的措施: 携带者检出 产前诊断 The End 白化病-氨基酸代谢障碍 遗传学:AR,突变基因定位于11q14-q21,发病率1/10000-1/12000 病因:患者体内酪氨酸酶基因缺陷导致酪氨酸酶酶缺乏,不能有效地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前体,最终导致代谢终产物黑色素缺乏。 临床表现 全身白化;视网膜无色素,虹膜瞳孔淡红色,畏光,多伴眼球震颤,易患皮肤癌。 白化病患者 视网膜无色素 治疗及预防:对症护理,避光防癌。 半乳糖血症-糖代谢障碍 遗传学:AR,突变基因定位于9p13,发病率1/50000 病因: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PUT)缺陷导致半乳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1-磷酸半乳糖在脑、肝肾中累积可分别导致智力障碍、肝损伤甚至肝硬化及肾功能损伤等。半乳糖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生成半乳糖醇,可导致白内障。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患儿出生时正常,但 对乳糖不耐受,哺乳数日后呕吐、腹泻,继而出现白内障、肝硬化、黄疸、腹水、智力发育不全等。 治疗及预防: 确诊后应立即停乳,代之豆浆。监测尿内半乳糖水平,重症者终生禁食乳制品。 新生儿筛查可早期诊断。可用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培养物的酶学分析行产前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 AR,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角膜大量沉积,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与肝脏症状。 血清铜蓝蛋白200mg/L 临床上表现为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角膜色素环K-F环,患者常死于肝功能衰竭。 角膜周边有色素环-KF环 X连锁显性遗传病 X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 遗传学: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突变基因定位于Xq28,分布具有世界性,我国的分布特点呈南高北低,长江以南约3%,广东约8%。 常因服用药物或进食蚕豆而发病。 病因: G6PD是红细胞葡萄糖代谢的重要成分,使6-磷酸葡萄糖中的H+转移,生成谷胱甘肽 (GSH)。 GSH是抗氧化剂。 G6PD缺陷,导致GSH生成减少,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下降,引起红细胞膜损伤;血红蛋白β链半胱氨酸的巯基氧化,四聚体解离,形成Heinz小体,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出现溶血。 临床表现 1—5岁为发病高峰。 进食蚕豆后,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发病轻重则与吃蚕豆多少无关。 一般在进食蚕豆后1—2天内发病,早期病人类似肝炎的症状。重症病人会有黄疸、浓茶样的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发病后1—2天内就会死亡。 治疗及预防:停用药物,禁食蚕豆,重症输血治疗。 X连锁隐性遗传病 XR 红绿色盲 血友病A 肌营养不良 红绿色盲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化学家道尔顿,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遗传学:XR,突变基因定位于Xq28,男性发病率较高,约5%,女性约0.7%。 病因:编码红或绿感光色素的基因缺失。 表现:患者从来没有正常色觉体验,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Oriyen PPC 多元不饱和磷脂胆碱.ppt
- 北汽产投-后备干部赋能发展项目设计思路Goodideacn.pptx
- Chapter 5物质的跨膜运输.ppt
- 樟芝真菌深层培养条件研究.ppt
- 关于SoC时代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思考.pptx
- 第十八课 时间模态历史和非线性动力分析对比.pptx
- 高中生物必修一《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课件.ppt
- 高尔基复合体幻灯片.ppt
- 高考生物二轮必考点2既分工又合作的细胞结构课件.ppt
-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节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ppt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