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讲义课件.ppt

计算机网络讲义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层的航空旅行: 服务 * Counter-to-counter delivery of person+bags baggage- check -to-baggage-claim delivery people transfer: loading gate to arrival gate runway-to-runway delivery of plane airplane routing from source to destination 分布式 的实现分层的功能 * ticket (purchase) baggage (check) gates (load) runway takeoff airplane routing ticket (complain) baggage (claim) gates (unload) runway landing airplane routing airplane routing Departing airport arriving airport intermediate air traffic sites airplane routing airplane routing 为什么要分层? 对于复杂的系统: 显式的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问题定位和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讨论称为可能 分层的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可用于讨论 模块化简化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某个层次服务实现对系统的其余部分是透明的 e.g., 改变登机过程不会影响航空旅行的效果 分层的做法有没有坏处? * 网络与我—(一个工程硕士生的感受) 大四的上半年开了一门网络课,讲了一堆的东西,现在只记得有网络的7层结构和一些晦涩的名词。以至于工作以后经常分不清某某协议是那个层的,互相之间是些什么关系。特别是TCP/IP 被叫的越来越响亮以后,一直想把它和7层结构做个比较,可是越弄越糊涂。 … * 因特网协议栈(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应用层: 支持网络应用 ftp, smtp, http 传输层: 主机进程间的数据传递 tcp, udp 网络层: 将数据报从信源传递到信宿 ip, 路由选择协议 链路层: 数据在网络上的相邻结点间的传输 ppp, ethernet 物理层: 信道上传送的位流 *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link physical 协议分层和数据的封装 每个层次都从上层取得数据 加上首部信息形成新的数据单元 将新的数据单元传递给下一层次 *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link physical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link physical source destination M M M M H t H t H n H t H n H l M M M M H t H t H n H t H n H l message segment datagram frame 因特网结构: 万网之网 松散的层次结构 国家/国际骨干网络提供商(national/international backbone providers ,NBP) e.g. BBN/GTE, Sprint, ATT, IBM, UUNet 对等体可以采用专有的方式,或通过公共网络访问点( Network Access Point, NAP) 互联 地区性ISP 连接到 NBP 本地ISP, 公司 连接到 ISP * NBP A NBP B NAP NAP regional ISP regional ISP local ISP local ISP 国家级骨干网提供商(NBP) * e.g. Sprint 全美骨干网络 因特网简史 1961: Kleinrock – 使用排队论证明分组交换网络在数据通信方面的优越性 1964: Baran – 在军用网络中实现分组交换 1967: DARPA构思了ARPAnet 1969: 首个ARPAnet 结点运行 1972: ARPAnet 向公众展示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第一个主机间通信的协议 首个电子邮件程序运行 ARPAnet有了15结点 * 1961-1972: 早期的分组交换原理 因特网简史 1970: ALOHAnet 卫星网络, Hawaii 1973: Metcalfe在其博士论文中建议了Ethernet 1974: Cerf 和 Kahn – 提出网络互连的体系结构 late70’s: 厂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