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重点
液压工作介质的物理性质;
液体静力学基础知识;
液体动力学基础知识,即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
液体流经孔口的流量。
本章难点
液体黏性的概念;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2.1 液压工作介质
2.1.1 液压油的主要性质
1.密度
单位体积液压油的质量称为该液压油的密度,以ρ表示,即
式中 V—液压油的体积;
m—体积为V的液压油的质量。
密度是液压油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随着液压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其密度也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量通常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实际应用中可认为液压油密度不受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
一般液压油的密度为900 kg/m3。
(2-1)
2 .黏性
(1)黏性的物理意义
液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阻碍分子相对运动,而在其内部产生摩擦力,这种特性称为液体的黏性。
黏性是液体重要物理性质,是选择液压油的主要依据之一。
下板固定,上板以u0运动
附着力的作用
A点:uA = 0
B点:uB = u0
内摩擦力的作用两板之间液流速度逐渐减小,近似呈线性规律分布。
图2-1 液体的黏性示意图
2.1 液压工作介质
内摩擦力:
(2-3)
——两液层的速度差
——两液层间的距离
切应力:
式(2-3)就是牛顿内摩擦定律。
液体只有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才呈现黏性。
当液体静止时,由于du=0,内摩擦力F 为零,因此液体在静止状态时不呈现黏性。
(2-2)
图2-1 液体的黏性示意图
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液体流动时,相邻液体层之间的内摩擦力F与液体层间的接触面积A、液体层间的速度梯度 成正比,即
式中μ —比例系数,也称为液体的黏性系数或动力黏度;
—相对运动速度对液体层间距离的变化率,也称速度梯度或剪切率。
2.1 液压工作介质
(2)黏度
液体黏性的大小用黏度来表示。常用的黏度有三种: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
①动力黏度
动力黏度的法定计量单位为 Pa·s(帕·秒,N·s/m2),它与以前沿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P(泊,dyne·s/cm2)之间的关系是1 Pa·s=10 P。
(2-4)
动力黏度也称为绝对黏度,它是表征流动液体内摩擦力大小的黏性系数,用μ表示。其量值等于液体在以单位速度梯度( )流动时,液层接触面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即
2.1 液压工作介质
2.1 液压工作介质
液压油的黏度等级是以40℃时运动黏度(以单位mm2/s计)的中心值来划分的。
例:牌号为L-HL22的普通液压油在40℃时,其运动黏度的中心值为22mm2/s。
换算关系:
1 m2/s = 104 cm2/s =106 mm2/s= 106 cSt
沲(cm2/s) 厘沲(mm2/s)
② 运动黏度
运动黏度法定计量单位:m2/s
液体动力黏度μ与其密度ρ 的比值称为该液体的运动黏度,用υ表示,即
(2)黏度
液体黏性的大小用黏度来表示。常用的黏度有三种: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
(2-5)
③相对黏度(恩氏黏度)
式中:t1 – 油流出的时间
t2 – 20℃蒸馏水流出时间
恩氏黏度与运动黏度(mm2/s)的换算关系
通常以20、40、100℃作为标准测定温度,记为:
(2-6)
(2-7)
(2-8)
(2)黏度
液体黏性的大小用黏度来表示。常用的黏度有三种: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
2.1 液压工作介质
表 2-1 常用工作介质的黏度指数
介质种类
黏度指数VI
介质种类
黏度指数VI
通用液压油L-HL
90
高含水液压液L-HFA
130
抗磨液压油L-HM
95
油包水乳化液L-HFB
130~170
低温液压油L-HV
130
水 -乙二醇液L-HFC
140~170
高黏度指数液压油L-HR
160
磷酸酯液L-HFDR
130~180
(3)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黏度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当温度升高时,液体间的内聚力减小,其黏度降低,这一特性称为黏温特性。
图2-2所示为几种典型液压油的黏温特性曲线图。
液体的黏温特性常用黏度指数VI来度量。黏度指数高,说明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小,其黏温特性好。几种常用工作介质的黏度指数列于表2-1中。
(4)压力对黏度的影响
液体所受的压力增加,其分子间的距离将减小,其内聚力增加,黏度也随之增大。但对于一般的液压系统,当压力在32 MPa以下时,压力对黏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1 液压工作介质
图2-2 几种典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全套章节习题答案.docx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1章基本知识.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2章算法.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4章.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5章.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6章.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7章.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8章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doc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第四版)》章节习题答案第9章位运算.doc
最近下载
- 塔望食品品牌策划:品牌就是生意,功能饮料行业如何正确品牌定位.pdf VIP
- 2023春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HGT20592_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法兰选取).pdf VIP
- 中国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doc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理论考核)题库及答案(2025年深圳).docx VIP
- 手工贴标工艺培训.pptx
- 电梯(困人)机房救援说明.doc VIP
- Power BI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案例教程.pptx
- 建设法规测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