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五版)第3章元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齿轮泵 3.2.3内啮合齿轮泵 2.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 (2)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3-8(b)) 工作时内转子带动外转子同向旋转,所有内转子的齿都进入啮合,形成几个独立的密封腔。随着内外转子的啮合旋转,各密封腔的容积将发生变化,从而进行吸油和压油。 左半部(蓝色区域)轮齿退出啮合,密封容积增大,形成真空,进行吸油。 (b) 工作原理 (动画) a—吸油腔,蓝色区域(低压区); b—压油腔,红色区域(高压区)。 右半部(红色区域)轮齿进入啮合,外齿轮的轮齿进入内齿轮的齿槽,密封容积减小,油被带到压油腔,从压油口压油。 3.3 叶片泵 分类 单作用(非平衡式) 双作用(平衡式) 每转吸压油一次、多用作变量泵 每转吸压油两次、均为定量泵 优点:工作压力较高、结构紧凑、流量脉动小、工作平稳、噪声较小、寿命长。 缺点:结构较复杂、自吸性能差、对油液的污染敏感。 应用:在机床液压泵中应用最广泛。 3.3 叶片泵 3.3.1 双作用叶片泵 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动画) 图3-9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定子;2-转子;3-叶片 a —吸油区;b —压油区 密封工作腔ΔV: 由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相邻两叶片表面、两配油盘端面组成的六面体。 结构特点:由定子1、转子2、叶片3、配油盘、壳体、端盖等组成。 密封工作腔ΔV 的变化: 在吸油区a内由小变大,吸油; 在压油区b内由大变小,压油。 1-定子 2-转子 3-叶片 5-右配油盘 4-左配油盘 定子和转子同心 配油盘上有4个月牙形窗口 a-2个吸油窗口;b-2个压油窗口。 b a a b 3.3 叶片泵 3.3.1 双作用叶片泵 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图3-9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定子;2-转子;3-叶片 a —吸油区;b —压油区 1-定子 2-转子 3-叶片 5-右配油盘 4-左配油盘 b a a b 双作用:转子旋转一周,完成二次吸油、二次压油 —双作用叶片泵 平衡式:径向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吸油区 a,两个压油区 b) —平衡式叶片泵 叶片数量:流量脉动率在叶片数为4的整数倍且大于8时最小,故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通常取为12。 密封工作腔ΔV 的变化: 在吸油区a内由小变大,吸油; 在压油区b内由大变小,压油。 3.3 叶片泵 3.3.1 双作用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左配油盘;2、8-向心球轴承;3-传动轴;4-定子;5-右配油盘; 6-后泵体;7-前泵体;9-密封圈;10-端盖;11-叶片;12-转子;13-螺钉 (a) 外形 YB1型双作用叶片泵结构(图3-10) (动画) 3.3 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左配油盘;2、8-向心球轴承;3-传动轴;4-定子;5-右配油盘; 6-后泵体;7-前泵体;9-密封圈;10-端盖;11-叶片;12-转子;13-螺钉 YB1型双作用叶片泵结构(图3-10) 4-定子 12-转子 11-叶片 5-右配油盘 1-左配油盘 定子过渡曲线 3.3 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YB1型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1)定子过渡曲线 如图所示,定子内表面的曲线由四段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 双作用叶片泵通常使用综合性能较好的等加速等减速曲线作为定子过渡曲线。 定子 转子 叶片 右配油盘 左配油盘 3.3 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YB1型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1)定子过渡 定子 转子 叶片 右配油盘 左配油盘 如图所示,定子内表面的曲线由四段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 双作用叶片泵通常使用综合性能较好的等加速等减速曲线作为定子过渡曲线。 3.3 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YB1型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2)叶片倾角θ 叶片在工作过程中,相对转子旋转方向向前倾斜一角度θ,减小了叶片向外伸出时的摩擦角φ’,也就是减小了叶片向外伸出时的摩擦阻力,使叶片在槽中运动灵活,并减小磨损。 通常取θ=13°。 注意:叶片倾斜放置的叶片泵不能反转。 3.3 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YB1型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如图所示,双作用叶片泵的配油盘有两个吸油窗口1、3和两个压油窗口2、4,窗口之间为封油区,封油区中心角α 应稍大于或等于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β,否则造成泄漏。 (3)配油盘(图3-11) 当两个叶片间的密封油液从吸油区过渡到封油区时,其压力基本不变,但当该密封腔突然与压油腔相通,会使密封腔的油压突然升高,从而引起泵的脉动与噪声。 为此,从封油区进入压油区的一边开有一个三角槽(又称眉毛槽),使封闭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