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安全学》通风动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标准 每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 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允许噪声级/dB 现有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允许噪声级/dB 8 85 90 4 88 93 2 91 96 1 94 99 最高不得超过115 dB 第九节 噪声控制概述 三、风机产生噪声原因 1、空气动力噪声,即由气流的冲击和涡流引起的噪声; 2、机械振动噪声,叶片(轮)等回转体不平衡及轴承磨损等原因引起; 3、空气与机械互相作用而引起的噪声。 第九节 噪声控制概述 四、消音措施 1、隔声 用消音材料将发声体与周围环境隔开。隔声效果取决于隔声体的结构及材料面密度和厚度。风道两侧、电机、风机外壳等可采用消声材料隔音。 第九节 噪声控制概述 四、消音措施 2、扩散器风道消声 风机声源主要是风机出口风道里的气流冲击引起的空气动力噪声。用消声器减少或消除空气动力噪声。 消声器:阻性和抗性 阻性消声器:依靠其表面上的吸声材料来吸收声能,达到消除中、高频噪声; 抗性消声器:依靠空腔共振或改变声阻抗的原理减少声能辐射,主要消除低、中频率噪声。 消声装置:排式和方格式, 消声板平行间隔安装在风道内组成排式;在排式增加水平出隔声板组成方格式;消声弯头。 第九节 噪声控制概述 四、消音措施  3、消声材料 蛭石吸声体、矿碴膨胀珍珠岩吸声砖、超细玻璃棉、甘蔗板等。 第九节 噪声控制概述 本章小结 1、主要内容 自然风压的计算,主要通风机类型、构造、附属装置,矿井通风机是实际特性曲线,风机房水柱计读数的意义,联合运转的工况分析通风机工况点分析及工况调节方法,风机联合运转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矿井主要通风机选型的方法和步骤。 2、重点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自然风压的控制与利用,通风机的类型、构造、附属装置与实际特性曲线风机工况点的求法,联合运转的工况分析及工况调节方法,风机联合运转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 3、难点 风机房水柱计读数的含义,联合运转的工况分析及风机选型。 本章内容结束 谢谢 二、通风机并联工作 (一)集中并联 a) 当R=R时,工况点位于A点右下侧,ΔQ=Q-Q10,有效; b) 当R=R’ 时,工况点与A点重合, ΔQ=Q-Q1=0,无效; c) 当R=R” R’ 时,工况点位于A点左上侧,ΔQ=Q-Q1<0,并联有害。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二、通风机并联工作 (一)集中并联 2、风压特性曲线相同风机并联工作 M1 为风机的实际工况点; M为并联合成工况点。 由图可见,总有ΔQ=Q-Q10,且R越小,ΔQ越大。 Q R M ⅠⅡ M1 Ⅰ+Ⅱ M’ Q Q1=Q2 Q1=Q2 H A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二、通风机并联工作 (一)集中并联 2、风压特性曲线相同风机并联工作 结论: 1) 风机并联工作适用于因风机能力小,风阻小而风量不足的管网; 2) 风压特性曲线相同的风机并联工作较好; 3) 并联合成特性曲线与工作风阻曲线相匹配,才会有较好的增风效果。 4) 并联工作的任务是增加风量,用于风机能力小,保证按需供风。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二、通风机并联工作 (二)对角并联工况分析 两台不同型号风机F1和F2的特性曲线分别为Ⅰ、Ⅱ,各自单独工作的管网分别为OA(风阻为R1)和OB(风阻为R2),共同工作于公共风路OC(风阻为R0)。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A C B F1 F2 R1 R0 R2 O C F1’ F2’ A B O R0 C F1’+F2’ O R0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二、通风机并联工作 (二)对角并联工况分析 F1 F2 F1’ R1 R2 F2’ F1’+F2’ R0 Q0 M1’ M2’ M1 M2 Q1 Q2 Q H H1 H2 M0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二、通风机并联工作 (二)对角并联工况分析 分析方法: 1、按等风量条件下把风机F1的风压与风路OA的的阻力相减的原则,求风机F1为风路OA服务后的剩余特性曲线Ⅰ’。 2、同理得到剩余特性曲线Ⅱ’。 3、按风压相等风量相加原理求得等效风机F1’和F2’集中并联的特性曲线Ⅲ。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二、通风机并联工作 (二)对角并联工况分析 分析方法: 4、特性曲线Ⅲ,它与风路OC的风阻R0曲线交点M0,由此可得OC风路的风量Q0。 5、过M0作Q轴平行线与特性曲线Ⅰ’和Ⅱ’分别相交于MⅠ’和MⅡ’点。 6、过MⅠ’和MⅡ’点作Q轴垂线与曲线Ⅰ和Ⅱ相交于MⅠ和MⅡ,此即在两个风机的实际工况点。 第六节 通风机联合运转 三、并联与串联工作的比较 以一离心式风机风压特性曲线为例。 当风阻R2 通过B点时,两者 增风效果相同(两者实际工况点 分别为 MI 和 MII),但串联功率 大于并联功率,即Q并=Q串,NS N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