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论文撰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结果的书写 第二步 列出提纲 从科研设计开始 案例 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0名, 入院后收集资料, 给予“糖尿病强化教育”后3个月再收集资料 结果: 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从10%+1.8%,下降到8%+1.1% 结论:糖尿病强化教育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对住院患者,除了糖尿病教育,是否有其他因素能降低血糖 用药的调整等 能否更进一步说明是教育引起? 加入自护行为评价 设立对照组,以排除其他混着因素 住院患者的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 思维逻辑 注射方法和胰岛素 抵抗关系大吗? 测量指标 糖尿病护理及教育中有哪些相关的指标? 测量指标和结果判定标准 对结果进行量化 客观指标——工具测量指标、化验室指标 主观指标——症状评估、量表评价 结果判定标准 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 客观指标 身高、体重、血压、腰臀围 血压、血脂、糖化等 测量时间点 主观指标 戴美琴, 楼青青, 等. 无线通讯短信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3):?225-227 胡贝贝,…楼青青,等. 住院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3): 225-228 嵇加佳, …, 楼青青,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5): 617-620 写结果目的是什么? 结果 告诉读者你的研究发现了什么 * 写结论目的是什么? 结论 告诉读者从你的研究结果推导出了什么 * 案例讨论 结果:在本次调查中,从未听说过姑息护理的有235例(61.2%),与患者及家属谈论过死亡话题有172例(44.79%)。问卷的最高得分14分,最低1分,平均分为8.58±2.34分,正确率45.17%。得分与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成正相关,影响得分的主要因素为职业、是否听说过姑息护理及死亡问题的沟通经验。 结论:南京市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的姑息护理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需要加强在职医护人员姑息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 核心 结论如何写? 必须能从你的结果中推导而出 每个结论点都有数据或资料可对应 勿画蛇添足 结论不能太宽泛 在什么方面? 一一对应,有一定说服力 不要重复结果 一一对应,有说服力 结论与结果脱节 部分结论无对应结果 莫名其妙的结论 言简意赅,有说服力 但是…… * 结果如何写? 如实描写,不评价,不议论 图表要辅以简要文字说明 特别注意评价指标(研究设计) 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调查 结果:患者的自护行为不容乐观,饮食平均得分为3.6+0.7;运动为2.9+1.1;血糖监测为1.2+0.9;用药为4.6+0.4..... 结果:患者自护行为各维度得分在1.2+0.9到4.6+0.4之间,其中以用药得分最高,血糖监测最低,见表1 应辅以必要的 文字说明 注射方法和胰岛素 抵抗关系大吗? 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注射患者的效果分析 夸大研究效果,结果不可信 这部分是别人能够重复实验的重要依据,其叙述应以他人可以重复实验为度。 * 按照上述内容将方法部分又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的标题便成了文章的二级标题。为清楚起见,二级标题仍可再细分为几个三级标题。但是通常情况下不提倡再细分下去,以免使文章结构过于复杂。 * 选例的时间、地点以便读者了解研究应用的对象和范围 研究是在什么地点( 如某某医院或某某社区等)进行的 如果对象是医院患者, 还应交代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 * 研究的类型和要求不同,所需样本量各异确定样本量的依据,以反映样本的代表性 * * 这张幻灯片是NCEP ATP III 讲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危症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流行病学研究。 该研究是在芬兰进行的,对1373名无糖尿病患者和1059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7年随访,结果显示,对于有心梗病史而无糖尿病的患者,7年中再次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为18.8%,如果延长到10年,预计其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可达到20%;对于无心梗病史而有糖尿病的患者,7年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为20.2%,如果延长到10年,预计其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可达到25%。所以ATPIII中认为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等危症10年再发心梗的危险大于20%是有充足证据的。对于同时有心梗病史和糖尿病的患者,7年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显著增高达45%,如果延长到10年,其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可达到50%。 该研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1. 重申了ATPIII中对于有心梗病史的患者,10年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大于20%。 2. 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危症,其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与冠心病患者等同。 3. 如果同时有冠心病和糖尿病再发心脏事件的危险会显著增加。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