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又叫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让求助者持 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的 刺激情境中。 系统脱敏法:逐级放松 比 较 冲击疗法:直接暴露 冲击疗法禁忌症: 1、严重心血管病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4、内分泌疾患 5、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健康儿童都不可以) 6、各种精神病性障碍 冲击疗法工作程序: 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2、签订治疗协议(重要) 3、治疗准备工作 4、实施冲击治疗 冲击疗法原理: 消退抑制——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情 绪反应,任其自然,最后迫使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 减弱乃至消失——“残酷的” 。 停止治疗的情况 1、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 2、家属提出取消治疗 3、通气过度综合症——呼吸深而快,随后变 慢甚至暂停 4、晕厥或休克——面色苍白,心跳过缓,甚 至昏倒 第三单元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 不适当行为(行为者)+厌恶刺激(反复施与) =厌 恶生理或心理反应(行为者) ——为了避免厌恶的生活或心理反应,而选择中止 或放弃不适当行为 原理:经典条件反射 确定靶症状 工作程序 选用厌恶刺激(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 其他) 施加厌恶刺激 厌恶疗法注意事项: 1、在严格控制下使用,否则,宁可不用 2、求助者和咨询师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 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 第四单元 模仿法 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榜样,让其观察榜样行为的结 果,以因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 工作程序 设计示范行为 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模仿法具体形式 1、生活示范:如车间内直接示范操作步骤 2、象征性示范:电影、录像、图画、游戏 3、角色扮演:咨询师扮演求助者生活中遇到的人 4、参与示范:咨询师扮演求助者自己 5、内隐示范:咨询师描述,求助者想象。 第五单元 生物反馈法 比较现代化的疗法。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 下意识不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成反馈信号, 让求助者学会调节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工作程序: 设立专门治疗室 1、治疗前准备 咨询师熟练掌握反馈仪的使用 适当说明(原理、方法、功效、方法) 2、诊室训练 (步骤) 3、家庭训练 (巩固疗效) 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疗法 理论要点: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 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 疗方法。 代表: 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 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 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疗法特点: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 结果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 育性的治疗 强调: 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一、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1、建立咨询关系——咨询师是诊断者、教育者双重角色. 2、确定咨询目标: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的根源。 ——根本目标: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 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 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 围内(具体的,可观察的,求助者所忽略的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表层错误观念: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行为的一种直接的具体 的解释。 (1)建议: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种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 (2)演示: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它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其过程进行观察。 (3)模仿:让求助者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相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深层错误观念:一些抽象地与自我观念有关的命题,如“我毫无价值”等。 灾变祛除: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他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