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 业 论 文
论文标题: 浅论李白诗歌中的纵横家精神
所在专业:语文教育专业
浅谈李白诗中的纵横家精神
摘要: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为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而奋斗不息的坎坷的一生中, 纵横家思想始终贯穿其一生, 规定着他的人生理想和处事方式。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他的最大理想是大济天下,“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提到的管仲和晏子皆为春秋时齐国集政治家与思想家于一体的纵横家式的人士,可见李白的雄心很大。李白自己在《草创大还赠柳官迪》一诗中说:“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他一生弃绝科场,亦道亦侠,亦商亦隐,拜谒会见过各方人士,但都未动摇他对权力核心的热情,而其结交要人、攀附权贵、实现权力梦想的方式即为纵横术。
关键词: 李白 纵横家 纵横之术 政治理念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其思想十分复杂, 但纵横家思想却始终贯穿他的一生, 规定着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处事方式。李白从小是在一个思想较为自由的环境里长大的, 因此, 他所接受的并不是严格的正统的儒家教育, 而是学习的范围相当广泛, “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并“好剑术”( 《与韩荆州书》) 。并在他大约十七、八岁时拜“博学韬略, 任侠有气, 善为纵横学”, 著有《长短经》的征君赵蕤为师, 从学岁余。
人类本质上和动物一样,都属于权力动物,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得自己的权力空间。在人类世界里,政权则是权力的最集中、最直接、最核心的体现。李白不可能放弃权力追求而别有他思。他是把权力当成理想来对待的,同时也是当成了宗教来追求的。李白身上融合了宗教热情和权力渴望,同时,他也是合两者为一体的杰出代表。于是,后人就看到了李白那种十分积极活跃的进取姿态。那么,李白的这种进取之态,进取之法,进取之道,就是古已有之的纵横术。
一、纵横家
(一)纵横家的定义
《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 ,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 “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指以上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
所谓“纵横家”,指鼓吹“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人物。纵横家,其实是一类杰出的谋士和辨家,一直是战国社会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并且举足轻重,被形容为“翻手为云,覆手变雨”,操纵著战国斗争的局势。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二)纵横家的产生与功绩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纵横家人物多出身贫贱,在最艰苦的投机倒把下是一种人类智慧的超常解放、创造和发挥,他们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可以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也可以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苏秦佩六国相印,连六国逼秦废弃帝位;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唐雎机智勇敢,直斥秦王存孟尝封地;相如虽非武将,但浩然正气直逼秦王,不仅完璧归赵,而且未曾使赵受辱。
二、李白的纵横之术
《七略·诸子说》说:“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遭变用权,受命而不受辞。”《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顺应此说,都认为纵横家起源于“王官之学”,是“行人之官”,主要的还是“遭变用权”、“权事制宜”“明辩说,善辞令”。纵横家的特点也有三方面。第一是不安现状,追求富贵名利;第二,施才驰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三,唯重为用,不拘传统观念①。不言而喻,李白具备了这样的信仰和天赋。李白也一直以纵横家自居,对自己的才情很自负,他总在提醒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在《与韩荆州书》中也说:“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客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也说:“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许一弹长剑乎?”李白以毛遂、冯谖作比,以谆谆告诫权贵对他应有信心。李白的大量干谒诗都做得很有分寸,这都是他谙熟纵横术的例证。
代表李白纵横家特质的可以《赠张相镐》、《上安州裴长史书》和《上李邕》三首诗为典范。这三首诗,或以气势胜、或以才情显、或以自信力见长,无不透露出一股不同寻常的奇气。尤其是《上李邕》,再度以大鹏鸟为图腾,再现特殊境遇下的心理状态。开元八年(720年)左右,李白到渝州,拜见渝州刺史李邕。李白不拘俗礼,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