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沙田官立下午小學 三年級美勞科 茶具文物館 茶具文物館簡介 茶具文物館是香港藝術館的分館,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正式開放給市民參觀。茶具文物館旳主要工作是收集、研究及展出茶具的文物和資料。 茶具如同其他飲具、食具一樣,它的發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共用到專一,從粗糙到精致的歷程。隨著“茶之爲飲”,茶具也就應運而生,並隨著飲茶的發展,茶類品種的增多,飲茶方法的不斷改進,而不斷發生變化,製作技術也不斷完善。 茶具簡介 中國茶具的發展歷史,同茶葉生產技術的進步,茶類的發展,茶烹用方法的變化,乃至陶瓷等生產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 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時,祇是將鮮葉放入烹煮,與煮飯、煮菜無異,無所謂專門的茶具。 其後,茶水與飯菜分離,成為專用飲料,始有茶具。也不過是煮茶之鍋,飲茶之碗和貯茶之罐等。 到後來飲用餅茶,便出現如陸羽《茶經》所載。凡貯、煮、炙、飲之茶器,多達二十九件。 到宋末發明蒸青散茶製法,不需碾末,以鹽調味。 主要茶具只需茶壺、茶杯(茶碗)而已 。 印包方壺 「墨林堂(項元汴)(時)大彬(十六世紀晚期人)」刻款 高:6.9厘米 闊:7.7厘米 弦紋金錢如意壺 「 (陳)用卿」刻款,1620年代 高:28.6厘米 闊:22厘米 直腹刻銘曼生壺 「(楊)彭年」;「阿曼陀室(陳鴻壽)」印 「茗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頻迦(郭)」識 「嘉慶乙亥」(1815年)刻銘 高:7厘米 闊:11.8厘米 磨光束腰孟臣小壺 「惠」,「孟臣」;「元茂」印 「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作 高︰6厘米 闊︰7.7厘米 漩渦紋瓜形壺 「(陳)鳴遠」刻款,十八世紀初期 高:7.5厘米 闊:10.6厘米 刻銘井欄提梁扁壺 「顧景舟」,「景舟」,「舟」及「歷下(韓)美林」印 「丁卯年(1987年)冬景舟美林製於丁山」刻款 高:14.8厘米 闊:14.2厘米 耀州青釉刻花注子 北宋,十一世紀 高:22.3厘米 闊:16.5厘米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27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第四章:as-ad模型习题&答案.doc VIP
- 牙周病治疗翻瓣术.ppt VIP
- 《OSI参考模型体系》课件.ppt VIP
- 2025年牙周病治疗翻瓣术.pptx VIP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线路板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docx
- 第一章 1.中融-隆晟1号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优先A12信托计划说明书.pdf VIP
- 2025-2030中国六氟磷酸锂(LiPF6)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研究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