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与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在45~60分钟内静脉输入冷却的乳酸钠复方生理盐1500~2500ml,甘露醇或呋塞米 6. 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7. 应用拮抗骨骼肌挛缩的药物——丹曲洛林(硝苯呋海因,dantrolene)特效药 8. 加强观察和监测 注意尿量和肌红蛋白尿 苏醒延迟 全身麻醉包括吸入性、静吸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在停止给药后,病人一般在60~90分钟当可获得清醒,对指令动作、定向能力和术前的记忆得以恢复。若超过此时限神志仍不十分清晰,可认为全麻后苏醒延迟(现代麻醉学第3版)有些报道(30分、2小时) 常见原因 1.药物作用的延长 剂量过大 增加中枢对药物的敏感 高龄 生物学差异 代谢效应 药物-蛋白结合的降低 麻醉消除排出的延迟 麻醉药的再分布 降低药物在肝脏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和生物的转 2.代谢性疾病 肝、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患 低氧症和高碳酸血症 酸中毒 低糖血症 血高渗综合症 电解质失调(Na+,Ca2+,Mg2+)和水中毒 低温和高热 神经毒性药物 3.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脑缺血 颅内出血 脑栓塞(空气、钙、纤维或脂肪) 低氧症和脑水肿 处理原则: ①支持疗法,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苏醒延迟,首先是保持充分的通气( ②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K+、Na+、Cl-水平,血糖、酮体;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尿常规(尿糖、酮体)。 ③保持充分通气,不必盲目应用呼吸兴奋药。一般可先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如钠络酮)的效应,随后再拮抗肌松药的残留效应。 ④对症治疗。血糖、脑血管意外、升温、矫正酸碱失衡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与处理(2)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刘瑞军 2016.01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其他(恶性高热、苏醒延迟、术中知晓、躁动等) 麻醉期间并发症发生较多,下面仅介绍全身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重要并发症 循环系统 低血压与高血压 收缩压 BP20%~30%或低于80mmhg 收缩压BP 20%~30% %或高达160 mmhg 或 舒张压大于 100mmhg 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低血压 收缩压 BP20%~30%或低于80mmhg 原因: ①术前禁食、清洁洗肠或术中失血引起血容量不足。 ②麻醉药对循环的抑制(负性肌力或外周血管扩张作用)。 ③手术操作压迫上、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④正压通气引起胸内压增高,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⑤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⑥严重心肺并发症,如心肌缺血 处理: ①解除病因:尽量解除导致低血压的原因;麻醉药的应用方法应合理,药量适当。 ②适当补充容量,可行液体负荷试验。 ③静注麻黄素10-15mg,因具α、β效应,可于血压升高的同时心率也增速;多巴胺1~2mg/次:新福林50-100μg,仅具α效应,还可使心律反应性减慢,于心律增速者可使用。 ④顽固低血压者,应检查,如血气、电解质等矫治酸碱失衡。 高血压 (1)舒张压高于13.3kpa(100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称为高血压。 (2)原因: ①患者本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甲亢、嗜铬细胞瘤、颅内压增高者等。 ②手术刺激、麻醉操作麻醉过浅有关:如探查、压迫腹主动脉、气管插管等。 ③通气不足,缺氧、CO2蓄积。 ④全麻恢复期高血压伴有躁动或尿潴留。 ⑤药物所致:如潘库溴胺、氯胺酮常呈一过性高血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度冷丁合用时亦可致血压升高;血管活性药应用不当。 处理: 解除诱因:有高血压病史者可口服降压药至术晨一次药。诱导前可静注压宁定25-50mg;芬太尼3-5μg/kg或吸入与静脉诱导药同时应用,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据手术刺激的程度调节麻醉深度。吸入麻醉药对减弱交感神经反射优于鸦片类药物。 顽固性高血压者,控制性降压以维持循环稳定。硝普钠o.5~1ug/kg.min,或硝酸甘油0.5ug/kg.min 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减少应激反应 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有资料表明,非心脏手术的手术病人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可高达24%-39%,冠心病患者中可高达40%。如果发生心肌梗死的范围较广,势必影响到心肌功能,排血量锐减,终因心泵衰竭而死亡。尤其是新近(6个月以内)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更易于出现再次心肌梗死。现在缩小3个月。 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1.冠心病病人; 2.高龄; 3. 存在外周血管狭窄或粥样硬化,; 4.高血压(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4kPa(95mmHg)病人,其心肌梗死发生率为正常人2倍;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