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人的护理 本节考点 1.乙型脑炎概况(★★★★)。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流行病学(★★★)。 4.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5.治疗要点(★★)。 6.常见护理问题与措施(★★★★★)。 1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2 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为特征 3 重症者常出现中枢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病原学 乙型脑炎病毒(电镜) 一、护理评估 二、发病机制 叮咬 血 隐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脑炎 病猪 PATHOPHYSIOLGY 感染乙脑病毒蚊子 一、护理评估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征 4 主要流行于夏秋季,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 1 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3 多为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2 虫媒传播 四、临床表现 1.典型乙脑 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个阶段。 初期:突起高热 极期:病程第4~10天 1.持续高热:100%发热;可高达40°以上。 2.意识障碍:烦躁、嗜睡、浅昏迷、深昏迷。 3.惊厥或抽搐。 4.呼吸衰竭—最严重表现,也是最常见死亡原因。 5.脑水肿、脑疝。 恢复期    后遗症期 :5%~20%重症患者在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2.临床类型 轻型:神志清楚,有轻度嗜睡 普通型:体温在39℃~40℃之间,有意识障碍,头痛及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 重型:体温持续在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瞳孔缩小,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征阳性,常有神经定位体征,可出现肢体瘫痪及呼吸衰竭。 极重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死率高,多在极期中死亡,幸存者常留有后遗症。 一、护理评估 3.并发症 最常见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 其次是肺不张、尿路感染、压疮等 少数重症患者亦可出现应激性溃疡 4.后遗症 少数重症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其中以意识障碍、痴呆、 失语等较常见。 五、辅助检查 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0~20)×109 /L,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 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计数在(50~500)× 106/L之间,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检查 病程第4日即可出现阳性,2周达到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 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有无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担心病情恶化而出现紧张、焦虑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 有无因疾病后期出现功能障碍或后遗症而产生抑郁、消极、悲观情绪。 了解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 六、心理社会评估 七、治疗要点 八、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 意识障碍 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衰竭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组织缺血缺氧病人出现惊厥、抽搐有关。 九、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休息与隔离:安置于安静、舒适的病房,避免刺激;住院隔离至体温正常;意识障碍者专人看护。 饮食护理 早期:进清淡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 有吞咽困难或昏迷者:鼻饲或静脉输注。 恢复期:高营养高热量饮食。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