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勃拉姆斯《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120.No.2)的音乐及演绎分析
第30卷第12期
2010年12月
成宁学院
JournalofXianningUniver—
s—
Vo1.30,No.12
Dec.2010
文章编号:1006—5342(2010)12—0107-02
勃拉姆斯《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Op.120.No.2)的音乐及演绎分析
龙敏
(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勃拉姆斯的中提琴奏鸣曲是19世纪室内乐的代表作,在中提琴演奏曲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阐述
了勃拉姆斯《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接着从曲式和和声的角度分析该作品,最后对演绎该
作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勃拉姆斯;中提琴;曲式;演绎;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2.2文献标识码:A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1897)
德国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作曲
家之一.他在交响乐,艺术歌曲,室内乐等诸多音乐体裁的
创作上取得了伟大成就,尤其是在室内乐创作方面,他被誉
为l9世纪室内乐作曲家中的巨匠.
勃拉姆斯创作了钢琴三重奏,大提琴三重奏,弦乐五重
奏,小提琴奏鸣曲等多种不同组合形式的室内乐作品共24
首.室内乐作品贯穿着勃拉姆斯的整个创作生涯,体现了他
独特的音乐风格,也分别展现了他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倾
向.创作初期,勃拉姆斯喜好严谨的古典形式,注重作品的
抒情性.他的中期室内乐作品结构布局宏大而精致,具有交
响性特征.晚年时期,他的音乐风格发生了变化,此阶段的
作品形式简洁,抒情含蓄,略带忧伤,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
思索.《中提琴和钢琴奏呜曲》(Op.120)是勃拉姆斯的晚期
作品,表现了他在生死哲学方面的乐观态度.
1《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
1894年夏,勃拉姆斯在巴德?伊什尔创作了《f小调中
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起初,这两首奏鸣曲是为单簧管而做.1894年5月,勃拉姆
斯在维也纳的室内乐音乐会上再次被单簧管演奏家里查德
?
米尔菲尔德(RichardMuhlfeld,1856—1907)的表演打动,
写下了f小调和降E大调两首奏鸣曲.不久,勃拉姆斯为缅
怀密友比尔罗德,将这两首作品改写为中提琴和钢琴形式.
在改编过程中,作曲家为了突出中提琴的音色,增加了专为
中提琴演奏的双音,在个别地方音域也有所变动.虽然这两
首奏鸣曲改编自单簧管作品,却是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
义中提琴作品,是中提琴演奏家的经典曲目.
《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呜曲》体现了勃拉姆斯晚
期创作的主要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韵.能否
将表现浪漫主义情怀和遵从严谨的古典主义形式较好结
合,是衡量19世纪的作曲家室内乐创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勃拉姆斯之前,无论是舒伯特还是舒曼,作曲家在室内乐
创作上并未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相得益彰.勃拉姆斯的《降E
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形式严谨的同时具有优美的抒
情个性,理想的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2作品的曲式和和声分析
收稿日期:2010—08-20
《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由三个乐章构成.第
一
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圆圈圃Coda
MTReSTCJtI11IllMlReSICIL
1IJ2240636999l031J3120】46173
匝gc∽啦——
本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同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式
相比,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各个部分完整具有古典主义风
格调性布局特征,再现时的调性回归,也和古典时期一致.
以下部分体现了与古典主义风格的区别:副部调性在属调
的平行调上;结构上加入了尾声;呈示部中的连接由新材料
引入.
第二乐章为复三部曲式.与第一乐章忧郁情绪的表现
不同,充满了乐观,人世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勃拉姆斯对
于民间舞蹈音乐的喜爱.结构图示如下:
因回固
ABACADDABACA
1
baB
l08l39l57168l89206
be
此乐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对比性三部曲式,但是达不
到像奏鸣曲式那样的复杂.本乐章的主要特点是呈示部的
内部很复杂.是一个五个部分的回旋曲式的结构,且最后的
叠部结束在新调上,类似于奏鸣曲式的呈示部.而再现部的
调性统一在呈示部开始的调性上,使本曲更加具有奏鸣曲
式的特点.但在以下方面和奏鸣曲式又有很大差别:呈示部
没有单独的反复;呈示部中A同B的调性没有对比;中部
和呈示部之间为对比关系,且只有两个部分,还没有强烈的
调性展开.所以将其定位为三部曲式更为合理.
第三乐章为一组变奏曲,勃拉姆斯在变奏曲这一静态
的形式中注入了动态的因素,全曲在坚定,果敢的气氛中结
108成宁学院第30卷
束.曲式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