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通过D1受体增强直接通路,通过D2受体抑制间接通路。多巴胺递质受损时,直接通路活动减弱而间接通路活动增强,运动皮层活动减少。 M受体阻断剂也可通过阻断新纹状体内中间神经元对其中主要神经元(MSN)的抑制作用,起到治疗作用。 (二) 舞蹈病 (手足徐动症, 亨廷顿病) 症状: 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 不由自主的上部,头部舞蹈样动作, 伴有肌张力降低. 病因: 纹状体萎缩, 黑质-纹状体通路完好, 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 L-Dopa治疗症状加重, 利血平反而有效. 纹状体内GABA能 神经元功能减退,间接通路活动减弱而直接通路活动加强,运动皮层活动增强所致。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五、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小脑发育与动物生活方式有关: 园口动物,躯干运动 ? 绒球小结叶 (原始小脑) 肢体运动 ? 小脑蚓部 (旧小脑) 躯干撑地 ? 新小脑 小脑皮层的分区: 按照裂横向分为:前叶、后叶、绒球小结叶; 纵向分为:蚓部,半球部(中间部和外侧部) (2) 脊髓小脑 (蚓部和半球中间部组成) 与脊髓和脑干有大量的纤维联系。 功能: 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 协助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调控。 调节肌紧张(易化作用较强); 切除或损伤此部分, 引起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 酒醉步,轮替快复动作失败等。肌张力减退。 (1) 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 ) 接受前庭器官的冲动传入. 功能: 控制躯体平衡和眼球运动, 但不参与协调运动 切除绒球小结叶或当第四脑室附近有肿瘤压迫时, 平衡功能失调、位相性眼震颤。 2.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3) 皮层小脑 (小脑后叶的外侧部分) 不接受外周感觉的传入,主要与大脑皮层感觉区, 运动区 和联络区构成回路。 功能: 通过与皮层感觉区, 运动区和联络区之间的联合 活动参与随意运动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损伤后已经形成的快速、熟练动作会缺失。 小脑的主要功能: 维持姿势, 调节肌紧张, 协调随意运动. 二、觉醒与睡眠 觉醒(wakefulness)和睡眠(sleep)都是生理活动必须的。 觉醒:人类进行活动的必要条件。 睡眠:恢复人的精力和体力,以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 巴比妥类药物通过抑制此系统活动而起到催眠作用。 (二)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表现:1。感觉功能暂时减退, 2。腱反射,肌紧张减弱, 3。植物神经功能改变:血压和体温下降, 呼吸和心跳频率减慢, 尿量减少, 胃液分泌和发汗增加 快波睡眠: 异相睡眠, REM, 表现:1。基本表现-- 感觉功能进一步减弱,唤醒阈提高 腱反射,肌张力进一步减弱; 2。间歇性阵发性表现--眼球快速转动,部分身体抽动 血压上升心律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 3。做梦为其特征之一 特点:两个时相互为转换,反复4-5次,越近后期, 异相睡眠越长。 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均可唤醒,进入觉醒; 但觉醒后只能直接进入慢波睡眠后才能异相睡眠。 慢波睡眠 (80-120 分钟) ? 异相睡眠 (20-30 分钟) ? 慢波睡眠 (100 分钟) ? 异相睡眠 (60 分钟) 生理意义: 慢波睡眠:觉醒时和异相睡眠生长激素下降,进入慢波睡眠 时上升。 促进生长,恢复体力。 异相睡眠:正常生活所必需; 脑内蛋白质合成增加,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成熟有关;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