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肌红蛋白尿 大量肌肉组织破坏,Mb溢出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外观也呈红色,OBT(+).与Hb尿鉴别:80%硫酸铵沉淀Hb而不沉淀Mb。 见于: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如急性心梗、大面积烧伤。 (4)胆红素尿 呈深黄色,尿中含大量结合胆红素,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区别药物性黄色尿)。在空气中久置变棕绿色。 见于:阻塞性黄疸、药物性黄疸。 (5)乳糜尿 深部淋巴管阻塞或泌尿系淋巴管破裂后乳糜液溢入尿中。尿液乳白色混浊。 见于:丝虫病或非丝虫病(结核、肿瘤、腹部创伤或手术) (6)脓尿菌尿 ①脓尿:尿中含大量N、脓细胞等炎性渗出物,黄白色混浊,放置后絮状沉淀。 ②菌尿:尿中含大量细菌,呈云雾状,静置后不下沉。 见于:泌尿生殖系感染、肾结核等。 (7)盐类结晶尿 尿液呈白色或淡粉红色颗粒状混浊,沉渣镜检见盐类结晶,大多数为尿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 见于:正常尿、结石、痛风和某些药物。 (8)其他:卟啉尿——红葡萄酒色 绿色尿——绿色假单胞菌败血症 黑色尿——酚中毒、黑色素瘤 (三)气味 正常尿液:略带酸味,新鲜排出的尿液有氨臭味。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大蒜臭味:有机磷农药中毒 腐臭味:泌尿系统感染或晚期膀胱癌 老鼠屎样臭味:苯丙酮尿症 粪臭味:大肠杆菌引起尿路感染 二、尿比重测定(SG) 定义:指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又称尿比密。是尿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可粗略表示肾小球的浓缩稀释能力。 因素:水分、溶质(尿素、肌酐等)、尿量。 方法:浮标法、折射仪法、试带法 4℃时纯水的比密为1.000. 检测原理 1、比重计法(浮标法) : ①尿比重与所含溶质量成正比, ②溶质越多,尿比密越高,对浮标的浮力就越大,浸入尿中的比重计部分就越少,读数就越大;反之则读数越少。 检测原理 2、试带法: ①试带中含有多聚电解质和酸碱指示剂。 ②多聚电解质含有随尿标本中离子浓度而解离的酸性基团, ③离子浓度越多,酸性基团解离越多,而使模块中的pH改变, ④这种改变可由模块中的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出来。 3.折射仪法 :①折射率与密度/总固体量有比例关系。密度越大,折射率越高。 ②折射率与光的波长及温度也有关系。 ③经过大批量尿标本研究,建立了折射率、比密和总固体量的经验关系。可直接读数。 方法学评价 1、比重计法:方法简便,但标本用量大,影响因素多(温度、蛋白质、葡萄糖等),精密度很差,现已少用。 2、折射仪法:标本用量少,可重复测定, 易于标准化 ,被推荐为参考方法。 3、试带法:操作简便、快速,不受非离子成分影响,但干扰多(pH,蛋白等)。精密度差,测试范围窄,过筛试验。 参考值 成人晨尿:1.015~1.025; 随机尿 1.003~1.035; 新生儿:1.002~1.004. 质量控制 1.方法选择:成人体检,用干化学试带法。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用折射仪法。 2.折射仪法:需先校准仪器,减少温度的影响。 3.比重计法:需校准,尿量要充足。温度一般为20℃,温度每↑3℃,结果加上0.001。 质量控制 4.试带法:①测试范围:1.005~ 1.030.尿比重1.030时,将标本稀释一倍后重新测定,测定值末两位数×2. ②受pH值影响。 pH值超过6.5,结果应加0.005;超过8.0,应加0.010. 5.结晶:因低温产生结晶时,应加温使之溶解。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比重计法 折射仪法 干化学试带法 每增加10g/L蛋白质 结果减去0.003 结果减去0.005 结果减去0.006 每增加10g/L葡萄糖 结果减去0.004 结果减去0.004 无影响 6.蛋白尿、糖尿对比重的影响: 临床意义 1.SG↑:①急性肾小球肾炎(尿少,SG增高)等②糖尿病(尿多,比密高)。 ③肾前性少尿疾病:高热、脱水等。 2.SG↓:尿崩症、慢性肾炎、大量饮水等。 3.SG比较固定:SG变化不大,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张尿,表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的指标。 三、尿液渗透浓度测定 【概述】 1.概念:简称尿渗量,指尿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总数量。 渗透活性物质指能自由通过生物半透膜的物质。 2.尿渗量与微粒的大小及所带电荷无关。 3.与溶液中颗粒数量有关。 4.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的较好指标。浓缩功能下降,尿渗量下降。 【测定方法】半透膜式;非半透膜式(冰点降低法) 【参考值】600~1000mOsm/kgH2O; 晨尿尿渗量(Uosm)/血浆渗量(Posm) 即浓缩指数:3.0~4.5:1. 【临床意义】 (1)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①高渗尿:尿渗量及浓缩指数均正常,表明浓缩稀释功能正常。 ②等渗尿:浓缩指数≌1.表明肾脏浓缩功能接近完全丧失。 ③低渗尿:尿渗量200mOs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池及锂电池基础知识培训.pdf VIP
- 拆分合同协议.docx VIP
- 日剧剧本___ハケンの品格.doc VIP
- 劳动教育整理与收纳.pptx VIP
- 部编版2025 初中历史七上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2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刘氏字辈派语寻宗资料第廿七辑.doc VIP
- 先锋sc-lx89-79-fxj-zhtw功放中文说明书.pdf VIP
- XX医生正高职称主任医师评审答辩材料PPT课件(完整框架).pptx VIP
- 教室整理与收纳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实践.docx VIP
- 2024《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X小学为例》120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